言语性侮辱罪立案标准

更新时间:2021-05-18 12: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语言是文明的象征,但是有些人却利用语言侮辱他人,侮辱他人的行为会给他人的心理造成伤害,也可能会导致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刑法》规定了侮辱罪,这也就意味着侮辱他人的行为可能会构成犯罪。下面来跟找法网小编了解一下侮辱罪的立案标准吧。

  一、言语性侮辱罪立案标准

  《刑法》中并没有什么言语性侮辱罪,所谓的言语性侮辱罪其实指的就是侮辱罪。

言语性侮辱罪立案标准

  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侮辱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侮辱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侮辱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具体的情节。

  二、侮辱罪的刑法规定

  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三、侮辱罪的认定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单位。侮辱法人以及其他团体、组织,不构成侮辱罪。在公众场合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本法第299条之规定,应以侮辱国旗、国徽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侮辱罪属于情节犯,必须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侮辱罪,情节严重有多种形式,在上文中有列举一些,但是还是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来分析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关于侮辱罪找法网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如果还有疑问,请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侮辱罪的立案标准有什么
侮辱罪的立案标准为: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侮辱罪的处理原则为:该罪属于告诉的才处理的犯罪,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对于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侮辱行为的情况,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时如提供证据确有困难,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言语侮辱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法律分析: 1. 侮辱罪是情节罪,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的严重程度,才能构成犯罪,并进行立案调查。 2.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公开贬低他人的人格,损害他人的名誉,情节严重的犯罪。通过信息网络实施此类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关于侮辱罪的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侮辱罪的立案标准是: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并且受害人要求处理的,应该立案。但是侮辱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不需要受害人要求处理也可以立案。 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律师解答动态
对方问你要钱吗?干嘛干嘛?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自己用药中毒医保通常能报销。医保报销范围包含因意外或自身原因导致的医疗费用,自己用药中毒属此类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4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先和对方沟通,保留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讲清还钱的事和时间。若沟通没用,就收集交易凭证、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若遇到账号被封且被告知上报情况,先回忆是否有违规行为,像传播不良信息、欺诈等。若没违规,可收集能证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6分钟前
犯罪过多久不再追诉,得看法定最高刑。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经过5年;最高刑5年以上不满10年,
唐宏林律师
唐宏林律师
30分钟前
你和现任现在生的这个孩子通常算三胎。填写相关信息时,一般只填写夫妻双方婚内共同生育的子女,你和现任婚
唐宏林律师
唐宏林律师
31分钟前
若不退还前公司多发的11000多元工资,可能构成不当得利。公司有权通过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要求你返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2分钟前
这不算新模式,有些企业会通过这种方式筛选人才。不过你得注意审查实习合同和转正合同条款,看工作内容、薪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