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例外情况
更新时间:2012-12-18 1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共同犯罪是刑法第25条规定的,尽管只有短短10个字,却涵盖刑事立法中共同犯罪立法的目的范围。即,主体为两人以上,主观为共同故意。据此我们可以将实践情况中的以下情况看作共同犯罪的例外情形,也就是说貌似共同犯罪实质上不是共同犯罪。(一)共同过失犯罪不
共同犯罪是
刑法第25条规定的,尽管只有短短10个字,却涵盖刑事立法中共同犯罪立法的目的范围。即,主体为两人以上,主观为共同故意。据此我们可以将实践情况中的以下情况看作共同犯罪的例外情形,也就是说貌似共同犯罪实质上不是共同犯罪。
(一)共同
过失犯罪不是共同犯罪。由于共同过失行为,不具有共同故意行为的整体性,也就是说共同过失行为由于不具有同谋的特点,所以社会危害性没有共同故意的大,只需要单独就过失行为处罚即可。但是也有一个例外的规定: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以后,单位主管领导、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的,致使被害人因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
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处理。
(二)共同故意和共同过失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例如武警擅离职守,致使罪犯逃跑。前者的过失行为并不和后者的故意行为之间构成共同犯罪。
(三)间接正犯和被利用者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所谓间接正犯是指
故意犯罪人利用不到
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或者不知情者犯罪的行为人。由于不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不构成犯罪,不知情者没有犯罪故意,所以利用人和被利用人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四)同时犯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例如甲乙二人不约而同的在河两岸伏击丙,同时开枪致使丙死亡,由于甲乙二人之间没有共同的故意,所以甲乙二人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共同犯罪的法律构成要件有哪些
共同犯罪处理复杂,需确定主从犯。主犯是组织、领导或起主要作用者,从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主犯按全部罪行处罚,从犯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共同犯罪的要件是什么,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共同犯罪的要件包括:
1、客观方面表现为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
2、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分别按照各自所犯的罪进行处罚。
此外,在共同犯罪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被称为主犯。
请问一下,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有些什么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几种情形:
1.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2. 二人以上共同犯罪,但没有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
3. 实行过限行为不属于共同犯罪;
4. 事前无通谋的事后帮助行为不成立共犯。
在共同犯罪中,主犯是指在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如果三人以上为了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则被称为犯罪集团。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将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而除了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主犯,应按照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