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定性标准

更新时间:2021-08-05 12: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相对,是指行为人并不是出于主观故意,而是过于自信或者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过失犯下的侵犯了他人权利的罪刑。那么,过失犯罪定性标准是什么呢?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

过失犯罪定性标准

  过失犯罪的定罪与量刑标准是: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

  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

 过失犯罪定性标准 

二、

过失犯罪的量刑

  刑法有规定的,如重大交通事故、安全责任事故等应负刑事责任;刑法没有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

  因为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三、

过失犯罪的种类

  (一)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这种危害结果发生,如某甲挖坑蓄水,结果致一儿童溺水身亡,某甲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如果某甲在挖坑蓄水时同时设置了保护设施,即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某甲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对儿童溺水身亡负有过失责任。

  (二)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这种行为多发生于过于自信,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而发生,如某驾驶员驾车经过无人看管的铁路道口,火车已鸣笛警告,某驾驶员本应停车让火车过后在通过路口,但他自信能先于火车穿过路口,结果与火车发生碰撞,造成车毁人亡的结果。

  以上便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过失犯罪定性标准是什么的内容。过失犯罪的定性,主要从犯罪嫌疑人犯罪时的主观心态入手,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若您还有此方面的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在线律师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303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过失犯罪量刑标准
过失犯罪可以取保候审,避免牢狱之灾
过失犯罪的量刑
属于故意伤害,量刑要根据伤情系轻伤重伤及其他情形综合而定。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请问学校能否解雇自残学生?
需要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
药房工作人员是否需要赔偿药品的有效期
您好,要看药房的具体规定。一般不需要赔偿
培训机构能否退还学费?
你好:与学校协商
在网上被人骗了2880可以退回来吗
你好,你可以咨询的,讲一下情况,具体分析
赌博车辆被扣,怎么要回
法律分析:赌博汽车被扣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车辆,同时,因赌博所欠的债也不用偿还。除非经过法定程序,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扣押、扣留他人的车辆等财产,因此,因
也申请了那个失业金,然后失业金已经通过了。这个会对那个工伤的那个审核有影响吗?
因工伤造成失业,属于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
你好,我遇到黑网贷了怎么办
法律分析:你遇到的是黑网贷属于强制下款资金是私人转账有高额的利息还款时间比较短只有几天千万不能按照平台上面的方式去还款这样会导致二次给你下款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