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犯罪途中又犯新罪的行为性质认定

更新时间:2015-12-10 11: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案情】

  黄某发现其妻子出轨,心生恨意,意欲毒杀自己的妻子谢某。于是黄某在谢某的饮食里投放了毒药,谢某食后痛苦不堪,见到谢某如此痛苦,黄某心生悔意,开车送谢某去医院救治,不料途中闯红灯与大货车相撞,黄某重伤,谢某则当场被撞死。对于黄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呢?

  【分歧】

  对于黄某的行为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黄某的行为不成立犯罪中止,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和交通肇事罪两罪。理由是黄某本欲毒杀谢某,虽然后来实施了中止的行为,但该中止行为并没有真正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即未阻止谢某死亡,所以黄某的行为不成立中止犯。黄某因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闯红灯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至谢某死亡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黄某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和交通肇事罪两罪。理由是黄某的积极实施了救助措施,是中止行为,谢某的死是由交通肇事而引起的。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黄某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黄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和交通肇事罪两罪。理由如下: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本案中的黄某实施的是积极的中止,在其实施投毒杀人的实行行为终了的情况下,行为人黄某出于自己的意志主动放弃了自认为当时本可以继续实施的杀人行为,若黄某放任中毒的谢某不管则是继续实施自己的杀人行为,但是黄某实施的是救助行为,只是在救助的过程中被介入因素割断了。黄某实施杀人行为后采取措施阻止谢某死亡,但是因为中间出现了交通事故,最终还是导致了谢某的死亡。我国刑法上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判断最终的结果的,如果行为人采取的中止措施本身能够或者足以防止危害结果发生,只是因为介入因素才隔断了,危害的结果是因为介入因素的出现才导致最终结果出现的,那么行为人仍然成立中止。但是如果行为人为了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本身不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成立未遂。本案中,黄某采取紧急送谢某去医院救治的行为是能够足以防止谢某死亡的,只是因为途中出了车祸,黄某的直接死因是谢某的交通肇事行为,所以黄某成立犯罪中止。当然,行为人黄某在成立犯罪中止的情况下,其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本身亦可以构成新的犯罪。所以黄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和交通肇事罪两罪,两罪数罪并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923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犯过罪可以当闪送员吗
你好,可以向平台咨询平台相关规定
灌子还在,还是越权处理他人财物,只承担民事赔偿,改怎么办
如该搅拌机经鉴定价值1000元以上,你的行为涉嫌盗窃罪。
此行为为何罪
涉嫌盗窃罪。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严重影响了睡眠。怎样处理?
你好,建议跟小区物业反映,协商解决
原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可申请仲裁,是否应缴纳社会保险?
单位一直不交社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包含试用期》都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员工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五险。如果用人单位用各种理由推托迟迟不予
新余改造房屋该怎么样算赔偿
房屋改造的赔偿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判定。首先要判断房屋改造是否有占用新增土地,如果房屋改造占用的新增土地是合法申请的,就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赔偿。如果房屋改造占用的新
濮阳24小时法律咨询价格是多少
你好,请问您有什么法律问题,请详细说明以便我们可以更好的帮你
我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失去行走能力,靠柱双拐行走,因此被定为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你好,申请低保需要提交一下信息:1、低保申请书、承诺书、授权书;2、身份证、户籍索引复印件(原件备查);3、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4、残疾人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
黑龙江询问律师价格是多少
您好,目前律师收费大多实行市场定价,也就是说由委托人与律师、律所协商确定。双方可考虑案件复杂程度、标的额多少、律师资历经验等因素而定。一般几万到几百万的案件,律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