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转自诉问题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3-03-11 10: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公诉转自诉是指对于按管辖范围属于公诉的案件,由于在国家消极行使公诉权的条件下,被害人为维护自己权益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通过自诉方式追诉犯罪。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

  公诉转自诉是指对于按管辖范围属于公诉的案件,由于在国家消极行使公诉权的条件下,被害人为维护自己权益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通过自诉方式追诉犯罪。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立案材料移送人民法院。”第一百七十条第三项规定:“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两条是公诉转自诉的法律依据。

  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公诉转自诉的法律规定,理论和实践界有不同的看法,至今未形成统一认识,笔者不揣冒昧,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公诉转自诉问题的两种观点及其评价

  一种为“肯定说”,认为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体现了保护被害人权益的价值取向,是我国民主和法制的进步;另一种为“否定说”,认为公诉转自诉制度不合理。主要理由有:一是造成了对公诉权的分割,使我国长期行之有效的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制度受到损害;二是可能刺激被害人的报复心理,导致检察机关过分审慎适用不起诉,从而弱化了不起诉功能;三是损害诉讼效率,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

  笔者认为,法律允许被害人提起因公诉机关不起诉转化而来的特殊自诉,有其合理性。其一,公诉机关与被害人尽管在刑事诉讼中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都是控诉职能的承担者,但是,有时也存在利益追求上的矛盾。在司法实践中,公诉从国家和社会全局考虑多一些,有时难以对被害人的利益进行周到的照顾,加上具体办案人员认识上的偏差,可能造成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忽视和保护不力,甚至使犯罪分子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如有的相对不起诉,是从教育、挽救或政策等角度出发作出的。这种情况下,允许公诉变自诉,使被害人有了一种救济手段;其二,根据我国当前司法实践的实际状况,设立公诉转自诉机制有利于解决公民告状难以及追诉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二、公诉转自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肯定公诉转自诉存在的合理性并非强调该制度没有缺陷,笔者认为该制度尚有许多需完善之处。

  一是公诉权和自诉权可能同时并存,一方面造成公诉权与自诉权的矛盾;另一方面不利于诉讼经济。详言之,按照现行立法,一旦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被害人便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即公诉转自诉;而同时公安机关对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又有权要求复议、复核,当事人也可以提出申诉,这又导致公诉程序的重新启动。也就是说,在检察机关未作出复查决定前,刑事追诉权仍然处于公诉机关控制之下,公诉程序并未终止。此时,被害人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造成同一犯罪主体公诉权与自诉权的冲突。同时,公诉与自诉的并存,也必然会浪费大量司法资源,影响诉讼经济目标的实现。

  二是在公诉转自诉的案件中,对被不起诉人的权利照顾不足,会导致被不起诉人和被害人救济手段的失衡。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被害人不服不起诉有申诉权也有起诉权,而被不起诉人不服不起诉决定则只能向依法作出原决定的机关提出申诉。

  三是对被害人行使起诉权的条件限制少,程序制约不够,可能导致被害人起诉权的盲目使用,既增加被害人的诉讼负担,又浪费诉讼资源。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公诉转自诉的条件已经作了一定的限制:第一,案件范围的限制,即必须是侵犯被害人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案件;第二,程序条件的限制,即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体现了公诉优先、自诉补救的追诉机制;第三,实体性条件的限制,必须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权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对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第四,公诉转自诉案件不适用调解。这些限制是必要的,但公诉转自诉的案件范围仍然比较宽泛。

  因此,有必要对公诉转自诉的机制加以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在协调自诉与公诉的关系问题上,应当立足于我国现有的立法基础来加以完善:一是在自诉权与公诉权发生矛盾时,应当体现公诉权优先。即在被害人起诉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如果发现原不起诉决定错误或有其他重要理由,认为有必要提起公诉时,有权介入恢复行使公诉权,诉讼转入公诉程序;二是严格限制行使起诉权的条件。在案件的范围上应当排除法定不起诉,即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要件而作出的不起诉,在起诉的时间上必须在检察机关最终决定“舍弃公诉权”之后,如果公安机关要求复议、复核或当事人提出申诉,在检察机关尚未作出复查决定期间,被害人不得提起诉讼。从而排除公诉与自诉并存的矛盾;三是强化被不起诉人的自我救济权利,赋予被不起诉人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权和申请起诉权,使被不起诉人也能利用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和人民法院的制约,实现被不起诉人和被害人利益均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纠纷是公诉还是自诉?
民事纠纷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没有公诉和自诉的区别。
打架斗殴案件公诉自诉可以一起起诉吗
可以提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七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属于公诉还是自诉。
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依法对其提起公诉,你可以要求对方承担附带民事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首先收集证据,比如和老师的聊天记录、上课录音录像等能证明老师不耐烦说你笨的材料。然后向补习班反映情况
曹伟律师
曹伟律师
5分钟前
你好详细交流一下遇到的问题
你你你你神经了没有脑控这说法,你你不要胡说。
看到视察照片诉讼。什么情况,什么视察照片诉。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遇到别人欠你钱不还,首先要保留好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借款事实的证据。可以先试着和对方友好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3分钟前
这得看具体事儿。要是买卖商品、接受服务,一般得按约定付钱;要是朋友间的赠与、互助,通常不用。解决方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4分钟前
这得看和医院签的合同咋约定的。要是合同里有相关退费条款,按条款来就行。若没约定,和医院好好协商,说明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5分钟前
这种情况确实比较棘手,我理解您现在的心情。从法律角度给您几点建议:首先,建议您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