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提起公诉到宣判要多久
更新时间:2018-07-19 19: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诉是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的一种行为,公诉对象为犯罪嫌疑人,内容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那么在实践中,检察院提起公诉到宣判要多久呢?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在实践中,检察院提起公诉到宣判要多久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资料,以供大家参考。
一、检察院提起公诉到宣判要多久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第二百一十四条还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根据上述规定,一般概念而言,只要公诉机关不建议延期审理,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期限是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是三个月,适用简易程序是20天至一个半月。
二、提起公诉的条件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属于单一罪行的案件,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已经查清;属于数个罪行的案件,部分罪行已经查清并符合起诉条件,其他罪行无法查清的,应以已经查清的罪行起诉;无法查清作案工具、赃物去向,但有其他证据足以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的内容中主要情节一致,只有个别情节不一致且不影响定罪的。
(2)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是对证据质的要求,是指用以证明犯罪事实的每一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事实,同时又与犯罪事实有内在的联系,能够证明案件的事实真相。证据充分,是对证据量的要求,只要一定数量的证据足够证明犯罪事实,就达到了证据充分性的要求。因此,证据确实、充分是提起公诉的一个必要条件。
(3)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依照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某种犯罪j并非一定要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有些犯罪行为法定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因此,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还必须排除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检察院提起公诉到宣判要多久的相关内容。提起公诉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专门权力,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得行使。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控诉机关,应当谨慎地行使控诉权,保证犯罪行为得到应受的惩罚,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以保护人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后多久法院可以开庭审理宣判
1.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4.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刑事案件,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法院多长时间会宣判
1. 法院在检察院提起公诉后,一般在两个月内开庭。
2.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3.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4. 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5.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6.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案子到检察院以后多久提起公诉啊?
提起公诉到法院开庭一般需要30天,经过批准可以延长。相关案卷材料等会在提起公诉的同时移送法院。检察院接到案件后一般会在一个月内审查完毕向法院提起公诉,具体看案件的实际情况,最不会超过法定的最长期限。
人民法院收到检察机关提起的公诉案件,应该在七日内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受理案件。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