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5-16 10: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侵害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之后,需要依法进行受理,经过简单的咨询、笔录之后,对于符合国家规定的立案条件的需要依法立案,那么,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什么?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根据这一规定,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二是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1、立案的事实条件——有犯罪事实。有犯罪事实,是指根据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

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2、立案的法律条件——依照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立案材料属于下列6种情况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应立案: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刑事案件立案流程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通知控告人。

  2、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三、刑事案件立案期限

  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或者自首的材料,应按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控告人、检举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如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案。立案后,一般案件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开始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审理;如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不予立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应予受理的,应在7日内立案;认为不应受理的,应在7日内通知原告,并说明理由。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公安机关如果要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犯罪事实,其次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当事人需要承担相关的刑事责任,如果符合条件的,公安机关应该在法定期限内进行立案,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规定
刑事案件立案有着严格的标准,若存在犯罪行为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该案件属于我们管辖,我们会直接受理。如果不属于我们管辖,会及时将案件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机关。此外,如果不属于公安职责范围内,我们会告知当事人向其他相关机关报案。对于重复报案或正在办理的已结案件,我们会向当事人解释情况,不再进行登记,除非出现了新的事实或证据。我们会严格遵循规定,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刑事案件重大立功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关于刑事案件重大立功的量刑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若犯罪分子提供关键线索导致重大案件得以侦破,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立功的性质、程度、影响以及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等因素。若立功行为特别突出,甚至有可能完全免除刑罚。 以上三个答案均围绕用户咨询的核心问题展开,保持核心关键词的一致性,并按照您的要求对原答案进行了重新表述,同时保持了与原答案的语义一致性和总字数的一致性。
刑事案件立案的标准金额是多少
法律分析: 1.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因案件性质不同而异。个人盗窃数额达到700元、撬门破窗入室盗窃、扒窃、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等情况均视为刑事案件。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以上、以恐吓、威胁的方法敲诈勒索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同样立为刑事案件。 2. 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在5000元以上也视为刑事案件。抢夺公私财物,数额在500元以上同样立为刑事案件。 3. 生产者、销售者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或伪劣产品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的行为,也视为刑事案件。 以上案件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但特定案件如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犯罪,以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则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这个很大概率是运输的途中发生了损坏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厂里因行政处罚结果没要介绍信,这种情况,可尝试与厂里沟通,说明该处罚是过去的事,现在已改过自新,表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未成年属于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打游戏装备消费行为可能效力待定。若其监护人不追认,交易可撤销。建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先与4S店再协商,明确表达退车、换车及赔偿诉求,讲清车辆问题影响及维修贬值损失。保留好购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先收集证据,比如拍照、录像留存桂花树现状,问问周边邻居有无看到可疑人员或情况。若有线索怀疑具体人破坏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