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院立案条件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12 19: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民事纠纷中,诉讼是最后的救济手段,如果双方产生矛盾,无法调解,可以直接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条件的话,法院就会受理进行立案,并择日审理,那么,民事诉讼法院立案条件有哪些?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诉讼法院立案条件有哪些

  1、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提交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条件的材料,配合人民法院搞好立案规范化管理。

  2、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提交起诉状的规范性要求。

  3、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应当提交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并填写法院专递地址确认书、当事人信息登记表和证据清单。原告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并携带原件进行核对;为单位的,应提交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各一份。原告是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应提交原告与其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关系证明。

  4、以公民住所地确定管辖,公民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起诉时应当提交住所证明。由被告(或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确定管辖的案件,应提交由派出所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被告(或原告)在管辖法院辖区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证明或暂住证。

 民事诉讼法院立案条件有哪些 

  5、起诉时有委托代理人的,应当提交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应写明委托权限和期限,委托权限为全权代理的,应当写明具体的授权事项,否则视为一般代理。委托公民代理的,应提交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委托律师或者法律工作者代理的,应提交律师证或法律工作者证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同时提交律师事务所或者法律服务所的公函。

  6、起诉应提交立案所需的基本证据原件或者与原件核对后的复印件,填写证据清单,注明证据编号、名称、来源、内容和证明对象,说明证据是原件还是复印件,原告或者代理人签名或盖章。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一份交原告,一份存卷;证据要求正本一份,副本按照被告及第三人人数提交,法院送达起诉状副本同时送达证据副本。立案所需的基本证据是指证实双方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证据和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证据。

  7、起诉材料的纸张应当符合案卷装订归档的要求。

  8、当事人提交的起诉材料齐全后,一审法院应当在七日内审查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二、民事诉讼立案后多长时间开庭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三十天左右,具体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实际情况大概所需要的时间如下:法院立案向五天内向被告送起诉状副本,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收到答辩状后五日内向原告送达答辩状副本。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民事诉讼法院立案条件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民事诉讼中,想要立案成功,首先提交的起诉材料要符合条件,其次要具有一定的证据且符合立案的标准,最后法院需要有管辖权,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诉讼立案标准是什么
民事诉讼立案需满足四项标准: 一、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二、明确指出被告; 三、阐述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确认案件属于法院受理范围。遵循《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准确提交起诉材料至相应法院。
符合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起诉条件包括原告资格、明确被告等。具体操作:1. 确认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2. 明确指出被告;3. 阐述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 确保案件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并确定管辖法院。
民事诉讼起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民事诉讼起诉首先要确保满足起诉条件,包括原告资格、明确被告等。若条件不符,可选择补充材料或寻求法律帮助。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案件性质、证据充分性等因素,以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