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提前一年签

更新时间:2021-09-23 08:45: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 签了一年合同,我可以提前退租吗
    您好,建议协商处理,您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 我签了一年合同
    劳动者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辞职到期以后,用人单位应当结清劳动者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跟公司签了一年的合同,不满一年就走,劳动者不会承担其他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内容最好明确以下内容:1、本人因…………(如果用人单位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该原因最好写明,便于以后举证),决定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最迟工作到某年某月某日;2、请公司书面通知(该通知必须有公司印章,否则无效)本人于某年某月某日与某人交接工作,如未接到有效的书面通知,本人将视为公司无需本人交接,由此给公司造成的不便或损失,本人不承担责任;3、请于工作交接之日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之规定与本人结清工资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其他相关费用,并向本人出具《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该证明的内容应符合《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4条的规定,否则本人保留申请仲裁或诉讼的权利。如公司无需本人交接,则于某年某月某日(最后一个工作日)某时(下班时间)前完成以上事宜。
  • 签了三年的合同,导致想提前离职
    您好,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可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提出离职,可以解除双方劳动关系。但在此情况下,员工不享受经济补偿金。当然此种情形的前提是未与员工额外约定竞业限制、服务期。另外,您可以确认一下公司是否足够支付加班工资,若公司确实未足额支付,可基于单位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随时解除劳动关系,并可主张经济补偿金。如有疑问,可电话(微信)咨询。·
  • 签了一年合同可以解除合同吗
    辞职申请应该提前一个月提出,如果单位扣你工资,你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的未成年人住在房间里,酒店能找到父母的电话号码吗?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也可以使用身份证件到酒店或宾馆办理住宿,但是需要提供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与其他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情况。法律依据:《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缓刑视为缴费年限还算吗?
如果缓刑期间,还在继续缴纳社保费用,可以算工龄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宣城抚养权律师怎么委托
子女抚养权纠纷委托评估具体规定如下:一般来说,需要通过第三方评估,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纠纷。未成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上海落户需要析产?
上海落户办理流程如下:1、迁入人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及市内户口迁移证;2、新立户的要有房管部门出具的住房证明或房屋产权证明;3、迁入农村地区的农业人口要有迁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湛江市侵占罪立案标准最新
侵占罪案件的立案标准,目前最高检公安部没有统一的规定,各省一般会根据当地经济情况有相应的标准,但可以参考职务侵占罪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成都市抚养权律师费用多少
法律分析:抚养权纠纷律师收费要根据具体的案情复杂程度、标的额等进行判断,一般由律师事务所根据相关标准与委托人进行协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