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中财务价值的认定

更新时间:2022-03-29 05:45: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 请问诈骗案中司法会计鉴定报告里面的金额是最终确定的诈骗金额吗?
    尊敬的求助人,您好,根据你咨询的问题,关于刑事犯罪的量刑问题涉及的关系较为复杂,需要具体看适用刑罚、犯罪情节、悔罪表现,是否累犯等情况,并最终由法院判决确定,当然律师的介入可以在犯罪的各个方面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的帮助争取理想的量刑结果。具体需要了解案件详细情况才可能给你专业的意见,如需要法律帮助,可以直接再次进行追问咨询或者最好携带相关资料给我进行详细分析。
  • 盗窃转化为抢劫的认定,算什么罪呀?
    "你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同时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犯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以,据我国法律规定,盗窃罪、抢夺罪以及诈骗罪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转化为抢劫罪的。对盗窃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需要满足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同时,对于盗窃转化为抢劫罪的是会按照抢劫罪的量刑标准来进行处罚的,即最高可以判处行为人死刑,而盗窃罪最高的处罚则为无期徒刑。针对以上问题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直接拨打我的咨询电话,会给您更详尽的解决建议。"
  • 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案件当中,身边其他人可否认定?
    一般只有持卡人本人才是这个罪的直接主体,其他人可能成为共犯或者构成其他类型的犯罪,
  • 被骗金额超过3000,就可以认定为诈骗罪
    你好,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怎么认定票据诈骗罪?
怎么认定票据诈骗罪?
票据犯罪 8006
构成诈骗罪的条件
构成诈骗罪的条件
诈骗罪 30984
未经他人同意,并将QQ号本人与同学的聊天记录转发给他人,是否违法?
有的正常情况下,转发别人的聊天记录是不犯法的。但是如果这些聊天记录里面涉嫌违法行为的话,大肆的传播转发的话,也是属于一种犯法的行为,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辨认这些聊天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办理失业救济手续时,我被告知失信人员无法领取该怎么办?
你好,失业保险办理的流程为:社保局规定办理失业报备,办理报备中用人单位需要向社保局递交四种材料,并加盖单位公章,审查合格后,通知失业人员前去培训并可领取失业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我们该怎么办?
单位一直不交社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包含试用期》都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员工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五险。如果用人单位用各种理由推托迟迟不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病了,公司不让
你好,建议协商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欠款不还故意失踪可以张贴寻人启事吗
可以张贴,同时应尽快起诉。张贴寻人启事需注意内容合法,避免侵犯他人权益。起诉时需提供充分证据,法院可进行公告送达,若被告缺席,法院可缺席判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想离职但是老板说招到人就让我们走
离职后公司不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先尝试与公司人事部门沟通,要求其按照规定办理。若沟通无果,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工作交接记录、工资条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几百块的交易,要罚款几万,这合理吗
感觉罚款不合理,可复议或诉讼。复议是向作出处罚的上级机关申请,审查处罚合法性;诉讼是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或变更处罚。需收集证据,按程序进行。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每月扣36元
若每月扣36元未经授权,首先联系银行或支付平台冻结相关交易,并查询详细交易记录。其次,联系扣款方了解原因并要求退款。若无法解决,可考虑向消费者协会或相关部门投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