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仲申请书

更新时间:2019-12-01 08:51: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 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
    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是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就解决争议的有关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由双方签名、盖章后而形成的法律文书。制作调解协议书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调解是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进行的,因此,该法律文书的主体是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书上必须有三方的签名盖章确认后方为有效。 第二,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成上,应当由职工代表、企业代表、企业工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企业代表由厂长、经理指定,企业工会代表由企业工会委员会指定。 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具体人数由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并与厂长、经理协商确定,企业代表的人数不得超过委员会人数的三分之一。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企业工会代表担任。 第三,根据有关规定,当事人如果要将纠纷提交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的,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30日内提出申请。 第四,企业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必经程序,而且,只有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由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时,调解委员会才可以主持调解。 第五,调解委员会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主持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协议书。协议书中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企业全称及法定代表人)、争议事项、调解结果等,然后由调解委员会负责人和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加盖调解委员会的公章。协议书一式三份:调解委员会、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 第六,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协议书中规定的内容,企业调解委员会也应当督促当事人双方履行协议。协议没有法律约束力,即如果一方拒不履行协议内容,另一方当事人只能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七,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同样存在申请回避的情形。根据有关规定,当调解委员会成员是争议双方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时、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时、与劳动争议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解时,当事人均有权申请其回避。
  • 怎样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主要是要求支付工资及加班工资,具体可咨询劳动局。
  • 我是8月6日申请的劳动争议调解,争议内容
    公司会安排人出庭的,如果不出庭的,那么可以缺席裁决。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根据你的描述,你的工作单位是A还是B都需要证据加以证明。同时,两个公司直接的关系也需要明确。等明确工作单位后,你可以向工作单位要求支付。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
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
劳动仲裁争议 24426
劳动仲裁争议申请书怎么写
劳动仲裁争议申请书怎么写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如何写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如何写
劳动合同纠纷 1255
申请劳动仲裁调解书怎么写
申请劳动仲裁调解书怎么写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怎样写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怎样写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但乙方不签字并按指纹。这份合同有效吗?
劳动合同不区分格式及文体,合同内容写明下列内容的,即为有效:当事人姓名名称、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及劳动保护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能否在职工工伤情况下解雇
工伤期间解雇需谨慎。若企业无合法依据,员工可提起劳动仲裁,要求赔偿或继续履职。若企业有合法依据且规章制度合法,即使工伤期间,也可能合法解除劳动关系。 1. 明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营业期间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合法吗?
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私营企业主要必须具有公民资格;劳动者一方必须具备劳动行为能力和劳动权利能力。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暑假期间签订了劳动合同,未来毕业后还属于应届生身份吗?
在暑假期间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要保留相关证明以证实自己并未改变学生身份,例如学籍证明、暑假实习证明等。若毕业后出现与应届生身份相关的权益纠纷,如招聘单位拒绝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签订了劳动合同,公司扣我70块工资给我交了意外险,我的应届生身份有影响吗
具体操作上,首先可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沟通,了解扣工资交意外险的详细情况,并表达个人诉求。若沟通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交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