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事故导致受害人身亡,彼此商议私了,赔付38万,受害人男士,有一母亲,离婚,有一未满十八岁男孩儿归受害人养育,我想问一下赔偿费如何分派。妻子有支配权获得赔偿费吗?小孩有没有?假如小孩有得话赔偿费所属

更新时间:2020-04-07 09:10:31
问题描述:
车祸事故导致受害人身亡,彼此商议私了,赔付38万,受害人男士,有一母亲,离婚,有一未满十八岁男孩儿归受害人养育,我想问一下赔偿费如何分派。妻子有支配权获得赔偿费吗?小孩有没有?假如小孩有得话赔偿费所属谁?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4483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直接受害人因损害事故死亡,其近亲属作为间接受害人享有独立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一,近亲属的范围: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第二,关于财产中的死亡赔偿金,因司法解释采取继承丧失说,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由配偶、父母和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但同一继承顺序中,原则上按照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决定继承份额,而不适用《继承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同一顺序一般应当均等的原则。即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的,在考虑家庭共同生活紧密程度前提下,还应当同时考虑同一顺序继承人中可否单独请求被抚养人生活费的情况,予以适当平衡。  受害人家属在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第
    一、侵害人过错程度。侵害人的过错主要是指侵权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一般而言,在因过失、无知或无意侵犯他人精神利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失的情况下,侵权人承担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比故意或恶意侵害他人精神利益造成同样严重的精神损失时要轻一些,即后一侵权人比前一侵权人应支付更多的精神损害赔偿费。  第
    二、侵权人是否获利,获利数额多少。侵权人如果获得利益了,那么必然地受害人利益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损失,因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利益是一定的,它总是从这一方流向那一方,那一方流向另一方。同时,侵权人获得利益的多少是与受害人利益的损害成正比的,侵权人获利多,受害人损害程度大,反之,亦成立。  第
    三、侵权行为的方式、场合和范围。这主要是指侵犯精神利益的行为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场合和范围内实施,会对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多少产生影响。一般而言,在朋友间或家庭中等小范围内侵害他人精神权益与在单位中或公共场所侵害他人精神权益之间;用口头散布与用大小字报、报刊杂志散布侵权言论之间,后一类侵权行为的侵权人应比前一类侵权行为的侵权人承担更多的数额。  第
    四、受害人精神受损害的程度和后果。即受害人精神痛苦的轻重。对不同程度的精神损害做出相应的损害赔偿数额,不能对于遭受精神损害的所有受害人不论其精神损害的程度而给以相同的赔偿,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合理。  第
    五、侵权行为的社会后果和社会影响。不同的侵权行为,由于其各个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和社会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果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大或社会后果严重,则应多赔;相反则应该少赔。
    2020-04-07 09:04:58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65513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  
    1.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因此,赔偿权利人首先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完全不存在时,才开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当然,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或转让的,应尊重其意思表示。  
    3.债权人可否对死亡赔偿金提出主张?由于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它具有人身专属性,即专属于受害人的近亲属,死者生前的债权人没有请求权,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赔偿金抵债。同理,赔偿义务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债务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赔偿金。  
    4.死亡赔偿金能否根据死者生前的遗嘱分配?遗嘱是自然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处分自己的财产,安排与此有关的事务,并于死亡后产生法律后果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因而遗嘱事实上也就是对遗产的处分行为。而死亡赔偿金并非死者的遗产,不能通过遗嘱的形式对其进行处分,只能按补偿原则在继承人之间适当分割。
    2020-04-07 09:07:25
    点赞
  • 民事相关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28924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子女抚养权归属:
    养子女是指夫妻收养的子女。我国法律规定,子女分为血缘关系的亲生子女和法律拟制的养子女。虽然养子女不是夫妻所亲生,但《收养法》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也就是说,合法的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的法律关系,等同于父母与亲生子女之间的法律关系。养子女和亲生子女适用同样的法律规定。
    由于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的关系等同于父母与亲生子女之间的法律关系,所以养子女抚养权归谁、养子女由谁抚养这类的问题就有了答案。
    与亲生子女的抚养权一样,养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诉讼解决。
    2020-04-07 09:10:3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身亡,彼此商议私底下处理,赔付40万,受害人离婚,有一个母亲,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小孩
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的,该房屋仍为其个人财产,按揭贷款为其个人债务。婚后配偶一方参与清偿贷款,并不改变该房屋为个人财产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车祸死亡如何进行索赔
车祸死亡如何进行索赔
车祸死亡赔偿
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身亡,彼此商议私了,赔付38万,受害人男士,有一母亲,离婚,有一未满十八岁男孩儿归
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可依法委托律师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解除婚姻关系、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解决小孩抚养问题和抚养费用等。 二、子女的抚养监护问题,主要是根据有利于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事故受害者身亡,肇事人赔付41万,逝者有老婆,孩子,闺女,母亲86岁,母亲除逝者外,另有一儿一女
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   1.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因此,赔偿权利人首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子已婚,车锅身亡,有一个八岁女儿,有一个五十岁母亲,请问母亲有赡养费吗?死亡赔偿金怎么分。
母亲无抚养费,但是可以得到赔偿金,赔偿金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分配。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张维维律师
近期帮助 4209 人
公司强制加班不给工资,不加就拿离职单
刚刚
洪静律师
近期帮助 24172 人
我女儿刚想起诉离婚,问题是车在登记后5天差不多付了钱的,钱是我帮她全款付清的,请问这个车怎么办
10秒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2693 人
你好假如男女之间耍朋友!没拿结婚证女方也不等男方走家里面!女方也生病!做生意找男方拿的钱是不是属于骗
10秒前
洪静律师
近期帮助 24172 人
那要去了说话什么的注意哪些呢
3分钟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2693 人
我们去租电动车,然后再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熄火了两次,然后店家换了一辆新的过来,只能换那一辆新的
3分钟前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39752 人
劳务协议的员工,协议期满,不在给续签(不在用),需要补发或其它费用吗?谢谢!
4分钟前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39752 人
在国内使用ins犯法吗
5分钟前
周宇龙律师
近期帮助 9992 人
被网络诈骗不想追究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