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致人骨折,,算刑案吗?能判两年?

更新时间:2019-12-15 10:11:57
问题描述: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骨折,,算刑案吗?能判两年?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57415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根据法律规定,罪犯被判刑后,由人民法院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法定期限内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省监狱管理局根据各监狱的押犯情况进行分配。
    正式分配后,由所在监狱在五日内向同通知书。

    法律依据:
    《监狱法》第十五条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第二十条罪犯收监后,监狱应当通知罪犯家属。通知书应当自收监之日起五日内发出。
    2019-12-15 10:06:29
    点赞
  •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49559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求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2019-12-15 10:09:59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43095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求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2019-12-15 10:11:5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骨裂,,算刑案吗?能判两年?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量刑
交通肇事逃逸量刑
交通肇事罪量刑
肇事逃逸致人骨裂,,算刑事案件吗?能判几年?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 且致人胸椎骨折 能判入狱呗?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致伤者胸部骨折,这样要判刑吗?
你好,一般不会涉嫌刑事责任的。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自首了应该判几年?
三年到7年有期徒刑,如果得到对方家属的谅解,可以从轻处罚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致1人重伤,构成犯罪吗?
肇事者要存在酒后、无证驾驶等情况,同时还负事故的全部或主要责任,否则不构成犯罪。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可通过起诉解决。详情来电话咨询。
全部7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故意伤害严重还是寻衅滋事严重哪个更严重
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处理方式包括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具体选择需根据案件性质、伤害程度、社会危害等因素综合判断,由法院依法裁决。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聚众淫乱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聚众淫乱罪的处罚标准是: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聚众淫乱罪,是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集男女多人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罪处多少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最高可处15年有期徒刑。具体量刑需考虑:1. 是否违反交通法规并造成重大事故;2. 是否逃逸或情节特别恶劣;3. 是否因逃逸致人死亡。不同情况有不同量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福建省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寻衅滋事罪处理方式多样。如情节轻微,可通过民事调解赔偿解决;若情节严重,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等刑罚。同时,行为人还可能需承担因行为造成的财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把手机借给朋友玩,被偷了怎么办?
你好建议你们报警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河南聚众斗殴罪咋判
犯聚众斗殴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大庆盗取原油,我父亲是负责放哨的,现在已经50天了?
一般偷油刑事拘留多久,视情况而定: (1)偷油价值达到了当地的盗窃罪立案金额,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5678 人
店铺营业时间提前30未到店罚款100店铺营业后还未到店罚款500店铺假性营业
21秒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5678 人
婚前怀了别人的孩子跟现在的老公结婚9年了。违法吗?
39秒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5678 人
房地产以学区房的名义虚假宣传,结果政府划片与其宣传不符,误导消费者做出决定
3分钟前
朱庆帅律师
近期帮助 3158 人
你好,请问一下,我的父亲去世了,继母有权处理房子吗
4分钟前
邢环中律师
近期帮助 5510 人
网络跑马游戏亏钱能要回来吗
13分钟前
王大军律师
近期帮助 1857 人
我想找郑爱丽律师
22分钟前
陈国平律师
近期帮助 6 人
因为厂家不给跨区域卖奶粉,但是外地顾客恶意买我奶粉,去厂家那边举报我,造成罚款,顾客有责任嘛
23分钟前
王大军律师
近期帮助 1857 人
您好我要起诉离婚比较对我好还是男方起诉比较对我好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