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婚后,用弟弟的名义出首付买房子,然后再转赠给我个人,是否属于我与老公的婚后财产

更新时间:2019-06-27 17:06:27
问题描述:
你好,婚后,用弟弟的名义出首付买房子,然后再转赠给我个人,是否属于我与老公的婚后财产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57200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婚后,一方自己出钱买房,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协议除外。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所谓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这期间夫妻所得的财产,除约定的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一方对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的处分,需征得配偶的同意。
    2019-06-27 16:59:31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9014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在夫妻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子,夫妻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的话,房产证上只写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
    如果婚后购房想属于个人财产,那么使用一方的个人财产,要证明或者今后属于一方财产,双方可以签订一份协议,证明是一方个人出资,而不是使用夫妻共同财产,并在办理公证和房产证登记时注明,这样就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了。
    2019-06-27 17:04:00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39702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婚后财产分割的只能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离婚时如果房产属于夫妻共同婚后财产的,可以依法律规定的原则进行分割。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分割的一般原则是:平均分配。但是由于生活的复杂性,生活中的夫妻双方很难达到条件相等的情况,总会发生一方较弱、一方出轨、一方家暴等等情况。
    因此,在分割夫妻婚后的共同财产时,按照同等条件下照顾女方、照顾无过错方、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方便生活等原则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所以,婚后财产分割并非像法律规定的那么简单,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割。
    2019-06-27 17:05:21
    点赞
  •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73675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个人财产婚后取得收益的具体归属  
    1.孳息的归属  根据“一方是否付出贡献”这一原则,如果天然孳息有另一方的贡献,比如夫妻一方婚前的家畜,婚后由双方共同饲养,那么婚后家畜所生的幼崽就应做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天然孳息另一方并没有任何贡献,就应为个人所有。  法定孳息,比如债券、储蓄的利息并不需要另一方的付出,所以应归个人所有。而比如房屋的房租,如一方也付出了物资或者对房屋进行了管理又或付出了支持另一方管理房屋的其他劳动,则房租应为夫妻共同所有;如一方未付出任何贡献则房租应为个人所有。  
    2.投资收益的归属  依照我国《婚姻法》第17条第
    (二)项的规定:“生产、经营的收益”应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根据2003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amp;lt;婚姻法amp;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11条第1款的规定,“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应当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所以根据法律的规定,投资收益应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此处的投资收益不包括增值收益。  
    3.增值的归属  还是根据“一方是否付出贡献”这一原则,如果一方以个人财产购买的房产、股票、债券、基金、黄金或古董等财产,因另一方付出的物资、劳动而有了部分增值,比如装修房屋使房屋增值等情况,则增值部分应属夫妻共同所有;但如果以上财产只是因为通货膨胀或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增值的话,则增值部分应为个人所有。  综上,“个人财产婚后取得的收益”的归属现因我国的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都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所以各地人民法院判决的准则也不尽相同,判决内容有时会大相径庭。希望国家尽快修订《婚姻法》或者制定新的司法解释,将“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个人财产婚后取得的收益有贡献的,则婚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收益为夫妻共同所有”明确规定为判定“婚前财产婚后取得的收益”的归属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既维护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定,又保护夫妻一方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合法权益。
    2019-06-27 17:06:2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以父母的名义存款,然后买房,贷款由我出,以父母的名义,在家写,是婚后的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请问我婚前我的父母以我的名义付了首付按揭买房,之后我结婚,请问这个房子是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
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第22条有明确的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此外,婚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男朋友买房,我出了一部分首付,但是由于在杭州没有购房资格,请问婚后再把我的名字加上属于共有财产么?
婚前购房如何认定:   1、婚前一方出资,并且是以自己的名字购房,而另一方未出资。在这种情况下,此房应属于出资一方婚前个人财产。   2、婚前双方出资,但以一方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前财产,因限购原因,我没有购房资格,准备用我姐姐的名义买房,首付和还贷款都是我出,我姐姐以后结婚,
财产是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要根据你们双方财产的具体信息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以下这些财产是个人财产: 1、一方婚前就已经获得的财产; 2、一方因身
全部1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老公婚前买的房子,自己在还贷款,婚后加上我名字,算不算婚后财产啊
你好。婚后还贷的部分以及增值的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前购房,我父母出首付,我个人名义贷款,婚后拿到房产证,我一个人的名字,是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婚后财产?
婚前个人出首付,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支付按揭款的,离婚时,房子归登记产权人所有,但是婚后支付的按揭和增值部分作为夫妻合同财产,要补充一半给另一方。
全部8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仍居住在单位公房,是否有权无条件收回房屋
你好,需要根据合同约定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苏州学区房政策体系及其发展分析
你好,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办理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商品房与集资房的区别及其影响因素
商品房与集资房不同。商品房土地使用权出让,交易自由;集资房则涉及政府、单位等共同投入,交易可能受限。购买时需明确房屋性质,商品房需查验预售许可,集资房则需了解相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建房需要交城市基础配套费吗?
城市建设配套费申请流程是首先向物价局提交申请材料;然后由经办人完成实地调查和成本监审,作出调查意见并提出初审意见;之后再由物价局价格审议委员召开价格审议会议进行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是滨州博兴的,我是多层,前面盖18层楼距应该是多少合法?
楼间距标准通常由当地规划部门制定,需考虑日照、通风等因素。处理方式包括查询当地规划文件、咨询专业机构或向相关部门投诉。选择方式应基于具体情况,如楼间距明显不符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顾春龙律师
近期帮助 3293 人
你好,我们公司搬迁,先让我们写离职单,可以写吗?
10秒前
杨永律师
近期帮助 26179 人
交钱去收费站上班然后没去了那个钱退的回来吗
1分钟前
李迎律师
近期帮助 3537 人
贷款买的车,还不起贷款,可以把车退回,解除贷款吗?
2分钟前
盈科王雨昕律师
近期帮助 47572 人
我爱人在河北买房没有贷款,我作为配偶,想提取公积金,能提取出来吗?
2分钟前
关涛律师
近期帮助 1147 人
工地干亏了,该怎么办?
6分钟前
四川锦昕恒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1000 人
开发商虚假宣传维权
7分钟前
赖启徇律师
近期帮助 12411 人
本人与深圳市某家公司产生了纠纷,他们公司以培训为由与我签署协议,应该如何避免自身权益的进一步损伤
10分钟前
百全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9748 人
环卫工人50岁到了女人差两年养老保险没交满可以领失业保险吗?失业保险金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