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现在想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听说现在要提取住房公积金要到两年以后,才能提取出来,是不是这样的?

更新时间:2019-05-06 14:20:44
问题描述:
您好,我现在想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听说现在要提取住房公积金要到两年以后,才能提取出来,是不是这样的?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5707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辞职后住房公积金可以提取,也可以不提取。大部分城市本市户口要辞职两年以后才可以提取公积金,外地户口辞职就可以提取公积金,离职后想要转移公积金就不需要提取公积金。  提取公积金:根据大部分城市现行的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规定,离职提取住房公积金有两种情况:一是非本市城镇户口,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不在本市就业的,提供: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证明、户口簿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身份证,可以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二是本市城镇户口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两年后仍未重新就业的,提供: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失业证》或所在居委会开出的两年末就业证明、《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身份证,可以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
    (上述提取证明材料需提供原件扫描,不需复印件)  提取公积金所需材料:带上身份证、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还有辞职时公司给的公积金相关资料、特别需要是要让公司给开具一份公积金提取证明,所以资料原件及复件各一份就可以,这样可以提取全部公积金。
      不提取公积金:离职者重新就业,新单位继续给缴存住房公积金,可以把原单位的公积金账户余额转移到新单位的公积金账户内。  需要提醒的是,各地的辞职后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略有差异,最好直接向当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咨询。
    2019-05-06 14:15:29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89634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辞退员工的,依法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支付劳动者补偿金,补偿金是经济补偿的2倍,经济补偿是按照劳动者的工资年限来计算的。
    您在该单位工作已超过6个月,不满1年,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话,单位应当支付您1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那么现在单位是违法解除,就应当支付您2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金。劳动法上并无赔偿3个月工资的规定。
    2019-05-06 14:17:46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26755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提取职工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1)购买、建造、翻建或大修具有所有权的自住住房的;
    (2)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3)租房自住的;
    (4)离休、退休(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的;
    (5)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6)出境定居的;
    (7)非本市户口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8)户口迁出本市,并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9)下岗、失业人员,男性45岁(含45岁)、女性40岁(含40岁)以上,且连续下岗、失业12个月以上的;
    (10)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其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存储余额的。
    依照上述1-3项提取的,提取金额保留到十位整数;依照4-10项提取的,需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2019-05-06 14:19:36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30541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劳动者方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下: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2019-05-06 14:20:4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想咨询一下,住房公积金辞职必须要一年之后才能提取吗?
有下列情形之一,并能按规定提供合法、有效证明的,可以咨询自己单位,可以申请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1、 购买、建造、翻建、大修具有所有权的自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多长时间能提取住房公积金?
你好,公积金在满足提取条件下可以提取,并无时间限制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住房公积金可以提取出来吗
住房公积金可以提取出来吗
住房公积金提取
我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住房公积金可以提取吗?
1、离职后,先到劳动局办理失业证,注册失业。提供资料:身份证、离职证明、失业金缴纳单。    2、到人社局办理社保转接,提供离职证明、社保手册、失业证、身份证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想提取住房公积金,请问农业户口并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提取吗?
劳务合同期满,派遣工被送回派遣公司,派遣单位需要为员工再次安排工作,并没有赔偿金。 如果派遣工资没有再次为员工安排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话,那么派遣单位是需要支付员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终止劳动合同能否提取公积金,提取需要多久到帐?谢谢!
你好,一般是在购房或者是装修以及退休或者死亡之后,才能领取住房公积金,具体可以向当地的住房公积金中心咨询。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合同规定一年内扣除一个月工资是否合法
实际中,被单位扣工资,如果是劳动者因自身问题耽误工作,适当扣除部分工资是合法的,当然,不同公司会有不同的规定。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自己辞职老板说要等到招人才让我走怎么办?
在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确认劳动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以及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实习期七天没有工资是违法的吗
实习期无工资违法,可要求支付或举报。处理方式包括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选择时需考虑证据充分性、成本及效率。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陪产假国家规定2024四川有哪些内容
陪产假规定因地区而异,应查四川省具体规定。处理方式包括:1.与单位沟通协商;2.向计生或劳动部门反映情况;3.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式,保障自身陪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动离职通知书邮寄给单位单位发我返岗通知书怎么办
单位发返岗通知,应明确权益。可协商要求单位出具离职证明;如协商不成,可准备证据申请劳动仲裁;仲裁不服可提起诉讼。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牛振平律师
近期帮助 23974 人
别人给我转钱银行卡号和姓名发给对方安全吗
刚刚
杨健律师
近期帮助 1105 人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3秒前
黄建云律师
近期帮助 5796 人
男女方自愿发生关系男18,女17,被他父母发现了,如果他父母告我,我会坐牢吗?
27秒前
沈阳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26420 人
同父异母的参军需要政审材料吗
1分钟前
揭志文律师
近期帮助 75106 人
我的手机是防水手机防水级别是ip68我带着护套下水游泳进了一点水,还在保修期,到各个部门都协商了都不
1分钟前
广东少忧律师
近期帮助 2874 人
进修医院要求签约服务期限最高多少年
1分钟前
吕柳玲律师
近期帮助 13567 人
未成年怀孕男方不负责可以告他吗
2分钟前
丘敏律师
近期帮助 15305 人
公司搬迁超过多少公里可以补偿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