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是男方,没领结婚证,现在孩子七个月了,想离婚,孩子抚养权我可以争夺到吗,抚养费怎么算?

更新时间:2019-04-21 12:59:21
问题描述:
请问我是男方,没领结婚证,现在孩子七个月了,想离婚,孩子抚养权我可以争夺到吗,抚养费怎么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民事相关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07436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抚养权方面,要按照那一方的抚养对孩子成长有利原则,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及道德方面及孩子是否一直由一方父母在抚养等因素来判断。具体可以电话咨询本律师 2岁以下的小孩一般判给母亲抚养,10以上的孩子,要听取孩子的意若有两个小孩,原则上是一人抚养一个小孩的见.,没有扶养孩子一方应支付抚养费,抚养费一般是一方收入的20-30%。
    抚养费包括生活费 、教育费、医疗费等。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平均分割.具体可以电话咨询本律师
    2019-04-21 12:53:24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96291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一般而言主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考虑:  一是子女的实际需要;  二是结合抚养地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三是父母双方的给付能力(收入及财产情况)。  对于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的确定,双方可以根据上述三个原则进行协商,不能协商一致的,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的规定。  
    (1)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判决,对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具体数额原则掌握在800~2000元/月。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对于高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高于上述幅度的,可突破上述幅度,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000元/月。  
    (3)对于低收入的。按照上述比例计算低于上述的幅度的,如有较多其他财产的,可不按上述比例而按上述幅度判决,以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如财产不多或无财产的,结合抚养人的抚养能力,可不按上述比例而低于上述幅度判决,以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4)对于无收入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如具有劳动能力的,原则上应支付子女抚养费,因抚养子女是父母的义务,不能因暂时无收入而免除其义务,应保障子女的最低生活水平。  
    (5)对于子女患重病、出国读书(须经双方同意)等特殊情况,可超过上述幅度判决。  在搞清楚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后,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给呢?通常,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通过法院诉讼离婚,在孩子抚养费这样一方面,大概有两种给付方式: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季度或年度给付。  如果协商一致,一方可以承担全部抚养费的,如果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则不可以。即使达成上述孩子抚养协议,如果过一段时间后,双方经济情况确有变化,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确有增加或者给付的必要,一方仍可诉至法院,要求另一方承担抚养费。  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应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在孩子成年后,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生活困难的,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  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是父母的应该履行义务,但是需要参考离婚父母的能力大小,经济水平和孩子的生活、教育支出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负担孩子的抚养费,所以,离婚孩子抚养费标准,以及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给?需要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如果能在专业婚姻家庭律师帮助下,为孩子争取尽可能多的抚养费,是非常值得的。
    2019-04-21 12:55:49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0994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婚姻法》第36条及最高院在1993年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确定了子女归属的几个原则:
    1、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 夫妻双方离婚而导致家庭的破碎,受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子女。离婚时子女抚养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保护子女的健康成长权,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婚姻法确立了解决子女抚养问题的总原则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比如,住房情况、收入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情况都是考虑因素。
    2、哺乳期内子女归女方的原则 一般而言,在哺乳期内,为保证婴儿的发育成长,应随女方生活。 十周岁以上,听取子女意见原则 十周岁以上的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及社会生活具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
    2019-04-21 12:57:36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89960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双方协议离婚的应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诉讼离婚的话,由法院就房产等问题进行分割:
    (一)婚前一方购买的房屋,付清所有房款的,属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婚后一方用个人财产购买的房屋,属一方的财产。
    (三)夫妻双方婚后一次性出资,取得房屋产权证书后离婚的。
    (四)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房屋权属证书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五)夫妻双方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包括贷款)房屋,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一般均等分割。
    (六)一方婚前按揭购房并取得房产证,婚后偿还贷款期间离婚的。
    (七)父母参与出资并取得房产证书后离婚的。
    2019-04-21 12:59:2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们没领结婚证,有了两个孩子,离分孩子的扶养费,和抚养权怎么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没有结婚证,有孩子,怎么离婚,可以要孩子抚养权和抚养费吗?
如果没有登记结婚领取结婚证而共同生活的,不需要起诉解除同居关系,请自行协商解决分开即使,另外,如果在同居期间生育有子女的,当事人对子女的抚养问题无法协商解决的,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结婚两年了。娃娃现在才七个月,现在想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和抚养费怎么算啊?谢谢
《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想离婚,有个三岁孩子,我要孩子的抚养权,男方不想出抚养费,该怎么办?还着房贷,有没有我跟孩子的份?
可以通过诉讼,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共同还贷部分与女方有关,可以要求分割。财产与孩子没有关系
全部9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孩子,办了酒席,没领结婚证,现在离婚,那孩子的抚养费怎么算?对方一定得给抚养费吗?
您好,无论是婚生子女还是非婚生子女,父母都有抚养的义务。您可以直接到相应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小孩的抚养费。如有需要,可以马上拨打我们头像下面的联系方式详细说明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1秒前
王传玲律师
近期帮助 739 人
68岁被30多岁的人打伤,已报警,也去医院看了
2分钟前
杨立志律师
近期帮助 375 人
免费领养猫咪签了猫粮购买协议现在别人要起诉我
3分钟前
吴中律师
近期帮助 36335 人
因为保安公司撤驻勤点:给我按排工作不合适待遇降低了我不去也不想干了:干十几年了我合同是无固定期的怎么
5分钟前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5138 人
买断工龄,o4年前未给职工缴足社会保险(有社保局证据)退休了不给福利待遇,该怎办?
5分钟前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5138 人
如果自己花钱雇佣和平打手,号给我封10年,如需需求赔偿
8分钟前
周于炜律师
近期帮助 11329 人
找私人借款4万元!目前实在无力偿还!请问这个合理吗
8分钟前
关涛律师
近期帮助 1019 人
客户退回商品影响二次销售如何起诉
10分钟前
关涛律师
近期帮助 1019 人
被朋友忽悠成股东,如果公司发生债务问题,我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