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五保户在敬老院死后,作为弟弟是否有权继承他的宅基地和可耕地

更新时间:2019-04-16 13:17:41
问题描述:
请问,五保户在敬老院死后,作为弟弟是否有权继承他的宅基地和可耕地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继承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3225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物权法》第153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农村村民要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应通过申请并获得有权机关的批准。去的宅基地使用权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必须具备村民资格。
    申请人必须是无宅基地、家庭人口众多确需分户居住的,因国家或乡(镇)建设需要另行安排宅基地的或者在农村落户需建住宅而无宅基地的情况的的村民。
    第二,申请人提出申请。
    村民首先向所在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后将申请提交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尽量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如果占用农用土地作为宅基地,则需要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办理农用土地转用批准手续。
    2019-04-16 13:05:19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43857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我国《继承法》将继承人分成两个继承顺序: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及虽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但全部放弃或丧失继承权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但是对于农村宅基地而言,宅基地使用权的分配是以家庭户为单位进行配置的,理论上宅基地使用权的原户主去世,并不影响家庭户中其他成员对该宅基地的继续使用,只需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户主的变更登记即可。
    2019-04-16 13:11:33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48726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宅基地作为一项特殊的资源,是农民个体经济的表现,而不是个人所有,所以无法作为财产继承。  
    一、从宅基地使用权的外部关系来看,其是一项特殊的用益物权,是特殊的财产,不应作为遗产继承  在大陆法系物权体系上,宅基地使用权归属用益物权。一般而言,用益物权具有财产的性质,应允许流转、继承。但宅基地使用权是特殊的用益物权,是一项“特殊的财产”,其特殊性表现为:  第一,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具有无偿性。从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农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权除交纳数量极少的税费外,无需交纳其他费用,原则上是无偿取得。  第二,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人身依附性。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密切相关,一经设定即具有极强的人身依附性,禁止流转。  第三,宅基地使用权在功能上具有福利性。宅基地使用权为保障农民“居者有其房”而设立,具有社会保障职能。  宅基地使用权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项不适于继承的“特殊财产”:基于取得上的无偿性,如允许其继承,将使继承人无端受益,有违公平理念;人身依附性决定了它必须因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而取得、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消灭而消灭,不产生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转(继承)问题;而福利性质决定了如果允许继承,将导致宅基地无限扩大。因此,土地管理法规定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二、从宅基地使用权的内部关系来看,属于家庭共同共有,不是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共同共有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因共同关系的产生而产生,因共同关系的消灭而消灭。在共同关系存续期间,各共有人之间不产生份额问题,对共有财产的全部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不得请求分割共有物。根据学者通说,我国目前主要在以下场合成立共同共有:  一是因夫妻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夫妻之间的共同共有;  二是因家庭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家庭共有;  三是因遗产未分割而产生的继承人之间的共同共有。  宅基地使用权是家庭共同共有财产,与家庭关系密切相连。按照共同共有的法理,家庭成员对宅基地使用权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家庭成员之间不产生份额的问题。在家庭关系存续期间,家庭成员不得请求分割,只要家庭关系存在,宅基地使用权的共同共有关系就存在。家庭个别成员的死亡,并没有导致家庭关系的消亡,也就不会产生宅基地使用权的分割问题,无法形成死亡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个人份额。也就是说,“被继承人”死亡前,宅基地使用权并非其个人财产;“被继承人”死亡后,家庭关系仍然存在,宅基地使用权没有分割,仍然是家庭共同共有财产而非“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既然宅基地使用权并非个人财产,自然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当然,本文所论证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是仅就一般情况而言。在特殊的情况下,如由于“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人对宅基地上所建造房屋的继承将导致对宅基地的继承。
    2019-04-16 13:12:37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64862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根据《继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在遗产继承纠纷中,首先要确定的便是继承权主体,也即哪些人具有遗产继承资格。
    而遗产继承资格的确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应依法定遗嘱的方式来分割遗产。而依法定继承相关亲属关系的确定,则是依据《婚姻法》所规定的亲属关系间权利义务来明确是否具有继承资格的。
    2019-04-16 13:17:4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请问五保户去世后,有没有权利继承其留下的宅基地
你好!如果五保户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且没有立遗嘱指定由其他人继承,抱养的子女有合法的收养手续的话,是有继承权的。
全部10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五保户去世后,宅基地姐姐可以继承吗
宅基地不可继承,房屋可以。有没有尽最后的义务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农村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宅基地使用权 527
五保户死后,他还有侄子可以继承吗?村干是否有权回收他土地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包括两种含义: (1)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继承开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遗嘱的指定而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五保户到镇养老院后,亲侄儿可以继承他的房子和宅基地吗?
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可以继承的。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死亡后其个人的合法财产都能够由其继承人继承,只要公民依法享有该宅基地上房屋的所有权,该房屋就能被继承。需要注意的是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舅舅是五保户,死后村里要收回房屋和宅基地,我想问问宅基地姐妹可以继承吗?
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可以继承的。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死亡后其个人的合法财产都能够由其继承人继承,只要公民依法享有该宅基地上房屋的所有权,该房屋就能被继承。需要注意的是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股权赠与程序
公司股权赠与程序
股权赠与 7003
哥哥是五保户在敬老院,去世后承包地弟弟继承可以么
我国农村的耕地是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的,家庭内成员均享受土地承包经营权,家庭成员死亡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没有影响。当然,如果当时作为承包家庭的成员都已经去世的,村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天习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7787 人
就是说别人打架,我去拉架,不小心拔了别人的头发,这算什么?
8分钟前
彭霞律师
近期帮助 16735 人
我70岁外婆和45大叔邻居打架因为挖笋子,然后打架受伤了住院了,45岁大叔轻伤,可以起诉人家嘛
9分钟前
彭霞律师
近期帮助 16735 人
谁能帮我打官司吗
16分钟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3698 人
在网上买的狗到家第二天就死了对方拖着也不给回复怎么解决
17分钟前
于非律师
近期帮助 8414 人
乘坐出租车,耳机掉在车里了,被其他乘客捡走了
23分钟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3698 人
我没有满18美团那边叫我找个满18的过去让他入职叫我跑犯法吗
25分钟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3698 人
手机卡被停机并显示涉嫌诈骗我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证明并没有参与任何违法活动身份证但运营商仍然拒绝恢复
30分钟前
沈阳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22281 人
家里卫生间下水管主管道断裂家里包上了但是物业负责维修不负责恢复合理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