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护工费由谁支付

更新时间:2023-11-14 11:16
工伤期间护工费由谁支付
文燕
上海镇平律师事务所
文燕
律师解答
工伤期间护工费分以下情形支付:已经经过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护理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则由单位支付;在停工留薪期内,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需要护理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用人单位上了工伤保险,工伤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护工费谁出?
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工伤住院期间的各项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由用人
请护工,护工床位费由谁出
你好,请问什么原因受伤的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谁来支付工伤期间陪护费用?
工伤中的陪护费的计算需要查询工伤(亡)发生地点所在的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再乘以50%、40%或者30%来计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需
在工伤认定期间工伤员工工资谁支付?
具体看医院诊断证明,误工期间都要求用人单位承担
工伤职工退休后谁来支付护理费?
员工因工受伤,生活不能自理的护理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而该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等级来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
工伤的护工费是由谁来支付
工伤护理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
工伤期间的护理费由谁出?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
工伤期间的护理费由谁承担?
劳动者受伤,认定为工伤,并且鉴定为伤残等级的,如果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医疗费都应
在工伤交通事故中所涉误工费赔偿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误工费计算方式依收入状况定。有固定收入按实际减少算,无固定收入可参照行业平均。选择计算方式时,应优先考虑实际减少收入,无法确定时再考虑行业平均。
承揽人受伤谁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
承揽人受伤自行担责。但如定作人在定作、指示或选任上有过失,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操作:1. 分析事故原因;2. 确定责任归属;3. 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赔偿或追偿。
在工厂工作时间受伤,我能评估残疾吗?
骨折伤残鉴定要看恢复后对日常活动、工作学习、社会交往等相关能力的影响,具体伤残等级需要找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65年的农民工,单位只买了工伤保险,现在认定为6级,在淮北买的工伤保险如果离职能拿多少钱?
单位购买工伤保险后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以下工伤赔偿项目: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
我妈妈以前在医院上班,十年前被人家搞下岗赔钱当时没有取出来,现在取出来有困难吗?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和解或依法申请支付。您可以先与医院协商,看是否能够达成和解协议;如协商不成,您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向医院提出支付要求或者通过
工伤认定决定书的工作年限和工种不同
针对工伤认定决定书的问题,如果工作年限和工种不符,应尽快核实情况,向社保部门提出更正申请。如遭拒绝,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我老婆开的车我坐车受伤住院出院了多长时间能报销
报销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准备相关材料并提交给保险公司。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时,应考虑材料的完整性和保险公司的要求。具体来说,您需要收集医疗费用发票、诊断证明、住院记录
主讲律师
文燕
文燕
上海-上海
擅长:债权债务
1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