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少岁会判给男方

更新时间:2023-10-30 13:38
孩子多少岁会判给男方
王可红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王可红
律师解答
除了未满两周岁在哺乳期内的孩子,原则上是会判给母亲外,其余时候均有可能判给父亲。以下情况为判给男方的法定情形:
1.女方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影响孩子成长的。
2.女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
3.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
4.男方年纪偏大,再次生育的机率较小,而女方却处于较好的生育期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夫妻两离婚,1岁5个月孩子会判给谁
在一般离婚案件里。 3周岁以下的孩子,会判给母亲。三周岁以上10周岁以下,看哪一方更能给孩子好的生活基础,但是你妻子已有一子,那判给你的机会很大。10周岁以上
离婚小孩满3个月会判给谁
孩子还在哺乳期的情况下,诉讼离婚,抚养权判给女方的可能性比较大。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离婚,女孩多大可以判给男方
对于离婚怎么判孩子这个问题,下面我给大家做简要回答。法院在判决孩子抚养权时主要考虑这么几个因素:一是孩子的年龄。二是夫妻双方的经济状况。三是双方的受教育程度。四
离婚,女孩多大能判给男方
夫妻俩离婚,孩子的判决归属需视情况而定:   1、两周岁以内的孩子,一般判归女方抚养,除非女方有不宜抚养孩子的情况或者双方经协商决定由男方抚养两周岁以内的孩子。
孩子一周岁离婚判给谁
法院会依照有利于被扶养人成长的原则判决直接抚养权,不满二周岁的孩子,一般判给女方直接抚养。
一般孩子几岁会判给男方多大孩子会判给女方
不管孩子多大,只要男方的抚养行为对子女的成长更有利,法院就会将孩子判给男方。法律规定,子女不满两周岁的,原则上孩子判给女方,但如果女方患有疾病不适宜抚养孩子,而
孩子多大能判给男方
小孩判给女方的情况是:<br/> 1、小孩不满两周岁的,没有法定不宜由母亲抚养的情形,应当判给女方;<br/> 2、小孩已满两周岁,和母
离婚七岁孩子判给谁
孩子判给谁一般都是从多方面因素考虑。首先是年龄,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两周岁法院将根据双方实际条件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原则确定孩子归属,满八周岁法
双方离婚有4个小孩两女儿已成年小女儿和儿子未成年男方对小女儿不好经常会骂小女儿女方想要小女儿抚养权儿
可以请律师。操作方式:1.收集男方不良行为证据,证明其不利于孩子成长。2.与男方协商,寻求达成共识。3.如协商不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小女儿归女方抚养。同
孩子抚养权归女方。男方带孩子出去需不需要跟女方提前报备
需要报备。具体操作为:1.提前与女方沟通,说明带孩子出去的原因、时间等。2.如女方同意,则按计划进行,确保孩子安全。3.如女方不同意,双方可协商其他方案或寻求法
法定抚养费支付年限的具体规定
抚养费一般支付至18周岁。具体分情况:1. 子女未满18周岁,定期支付抚养费;2. 子女满16岁且能自食其力,可停付;3. 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确定支付年限和
我弟弟去世了,弟媳妇嫁人了,小侄女没有给扶养费,怎么办
您好,麻烦再具体说一下情况,这边可以协助处理。
余姚抚养权律师怎么委托
如果需要当地律师参与,直接去律师事务所找律师谈就行了。觉得可以就签委托协议,抚养权纠纷不是特别复杂,律师都能胜任。
孩子上学犯错了,让交保证金要不然就开除,现在孩子毕业了保证金我找谁退
遇到学校不退保证金,可协商或起诉。建议先与学校协商,要求退还保证金,若协商无果,可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探望权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对于探望权的规定主要有: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2、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
主讲律师
王可红
王可红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婚姻家庭、房产纠纷
1069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