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定合同诈骗

更新时间:2023-12-27 07:29
怎么判定合同诈骗
吴晓洪
广西嘉宸律师事务所
吴晓洪
律师解答
合同诈骗的判定类型如下:
1、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合同诈骗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是较为流行的法律见证形式。正是由于这两种形式社会效果好,也为老百姓所熟知,行骗者容易抓住这种心理,从而体现其合作项目和合同的真实性。
2、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犯罪分子身份证、单位证明等证件均为伪造,并且非常善于伪装,虚张声势甚至假借他人资产以显示其实力,投其所好甚至对受害单位方主管人员进行行贿,以骗取其信任。
3、伪造担保票据非法获取。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实施合同诈骗。犯罪分子或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此类票据,足以乱真,或以非法手段获取,不易被察觉。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行骗者为了便于实施诈骗的目的,专门持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由员工进行诈骗,整个诈骗过程,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完全构成合同诈骗案怎么判
合同诈骗罪会受到法律追究。具体的处理方式包括:如果不构成犯罪,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向法院要求赔偿损失;如果构成犯罪,检察机关会提起公诉,法院则根据犯罪情节依法判处相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认定合同欺诈
如何认定合同欺诈
合同诈骗罪
数额多少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的金额标准明确,其中数额较大的范围是三到十万,数额巨大的标准则是五十万以上。处理方式涵盖了刑事起诉和民事索赔等,具体的处理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证据以及
构成合同诈骗罪如何判刑
合同诈骗罪的判刑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说,如果诈骗金额较大,可能会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当诈骗金额巨大并且存在严重情节时,刑期可能介于三至十年之间;如果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标准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的刑罚标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犯罪构成包括实施欺诈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等。对于不同情节,处理方式从轻微到严重不等。轻微者可能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
合同诈骗罪构成
处理合同诈骗罪时,需全面综合考虑。首先要核实诈骗的事实并收集证据,接着评估损失并寻求合适的赔偿途径。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程序来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在整个过
法院怎么认定合同诈骗罪
在确认合同诈骗罪时,法院会进行综合考量。重点包括:主体是否合适,行为人主观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否侵犯了合同管理秩序和财产权利,以及是否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
构成合同诈骗罪立案条件是怎样的
针对合同诈骗罪,刑事立案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具体操作包括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调查工作。如果证据不足或情节较轻,可以考虑通过民事诉讼或调解途径解决
合同诈骗的认定
合同诈骗的认定
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素四要素
处理合同诈骗罪时,策略因案情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可通过刑事途径报案,追究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若涉及民事纠纷,可通过民事诉讼或调解来解决。具体操作包括收集证据、提交
构成合同诈骗的法律要素有哪些
构成合同诈骗的情况复杂,处理时需细致分析。关键要确认行为人的故意心态和非法占有目的。同时,要探究行为方式,如是否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来实施诈骗。在量刑时,会充
构成合同诈骗罪条件包括什么
应对合同诈骗罪需要专业法律知识和技巧。包括进行刑事立案、民事起诉,收集与保全证据,以及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身权益。处理合同诈骗罪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诈骗
主讲律师
吴晓洪
吴晓洪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合同纠纷、房产纠纷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