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女方怀孕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2-11-09 16:34
离婚协议女方怀孕怎么写
刘锦凤
广东尚融律师事务所
刘锦凤
律师解答
在女方怀孕期间离婚的,离婚协议内容包括:
1、男方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籍贯、职业、身份证号码。
2、女方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籍贯、职业、身份证号码。
3、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约定,且离婚请求由女方提出。
4、双方对孩子的抚养问题达成的约定;
5、存在夫妻共同债务,约定如何清偿债务。
6、存在夫妻共同财产的,须对财产进行分割。
7、男女双方签字,注明日期。
离婚协议一般在当地婚姻登记处领取,并根据双方协商的约定填写内容,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除此之外,男方在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不得起诉离婚,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第一千零八十二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女方怀孕期间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怀孕期间的离婚协议书撰写方式是: 1、写明夫妻双方的身份信息等基本情况; 2、写明双方协议离婚的事实和理由; 3、写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财产以及债务处理
怀孕女方提出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怀孕女方提出离婚的离婚协议书撰写内容有: 1、夫妻双方的姓名、职业等基本情况; 2、夫妻双方协议离婚的事实和理由; 3、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女方怀孕,离婚协议书应该怎么写
孕期离婚协议书应当写明以下内容:1、写清楚双方各自的基本信息;2、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3、写明子女出生
怀孕8个多月想离婚,离婚协议怎么写
你好,离婚协议内容涉及孩子的抚养权,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共同债务的承担问题,可以委托律师代写。
怀孕离婚会很麻烦吗?如果协议离婚协议书该怎么写
协议离婚的当事人一方不按照离婚协议履行应尽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怀孕期间女方提出离婚,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你好,离婚协议内容涉及孩子的抚养权,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共同债务的承担问题,可以委托律师代写。
怀孕中如果想离婚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你好,离婚协议内容涉及孩子的抚养权,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共同债务的承担问题,可以委托律师代写。
女方怀孕离婚协议书怎么编写
你好,协议书中写明自愿离婚,孩子抚养权抚养费的支付,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问题
跟女朋友谈到提到结婚的事,她要先给买辆车在她名下然后再见父母,想问下这可取吗
建议先沟通再决定。如果双方达成共识,可以明确车辆购买及归属问题,避免未来纠纷。若沟通无果,可寻求法律专业人士帮助,了解婚姻财产相关法律规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爸爸骂妈妈构成违法吗?
你好,可以报警处理
我报警有用吗?你能做到吗?
协商不成的,可通过法律途径诉讼解决
你好,我想咨询离婚方面的问题
可协议离婚可以诉讼离婚
做过一次人流,男方付费,这次又一次意外,准备堕胎,而男方却要求还上次人流费用
女方应从法律角度保护自己,避免此类纠纷。首先,明确性行为后果,谨慎选择伴侣。其次,保留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如发生纠纷,及时咨询律师,依法维
未成年怀孕男方不负责可以告他吗
可以告他。如双方能协商,可签订抚养协议;协商不成,可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男方承担抚养费等责任。法院将根据情况判决。
男朋友送我一个电脑需要返还回去吗?
不需返还。赠与是无偿给予,除非有特殊约定或条件,否则已履行的赠与不能撤销。在恋爱关系中,互送礼物是维系感情的方式,一般不需返还。如遇纠纷,可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
主讲律师
刘锦凤
刘锦凤
广东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继承
24
已帮助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