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找法网手机版
网站导航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律师说法
合同范本下载
极速咨询
提交咨询
问题库
咨询百科
一对一咨询
法律问答
法律咨询专题
民法典
知识专辑
法律专题
法律法规
视频说法
图文说法
语音说法
找法说法
当前位置:
找法网
>
律师图文说法
>
劳动纠纷
> 二胎怀孕产检假规定有哪些
二胎怀孕产检假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11-16 13:58
二胎怀孕产检假规定有哪些
时瑞芳
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
律师解答
二胎怀孕的产检假规定:孕期的女职工在工作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单位要向其发放工资;而怀孕1到7个月的职工每月可休产检假一天,怀孕8个月的,每月可休二天等。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
【投诉】
告知。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寻衅滋事罪可以判缓刑吗
寻衅滋事罪资讯
二胎产假多少天啊,有法律明文规定吗
第二胎产假:二胎产假多少天不论是生育一孩、还是二孩,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的,都可以合法享受产假及陪产假。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各地相继修订最新生育条例,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关于女职工的二胎产假待遇
假期待遇
法律规定二胎产假到底是几个月?
你好,对于教师单独可生二胎吗这个问题,生二胎并不是由所从事的职业决定的。生二胎的具体条件是由国家明文规定和当地政策决定的。比如某对夫妇第一胎孩子为智障或其他缺陷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辽宁:合法生育二胎产假最长可休158天
二胎
二胎国家规定产假多少天
规定是当事人合法生育一孩和二孩子女的,可以在享有国家规定98天产假基础上,再次享有当事人所在地区计生政策规定的产假奖励,各地奖励不一样,以当事人所在地计生政策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离职申请书范本2022
离职申请书
二胎产假国家规定,国家对于二胎产假是怎样规定的?有多少天呢?
你好,不管是一胎还是二胎,休产假天数都是一样的,没有特殊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推荐
可能感兴趣:
房产律师
列表内容
嘉善县律师
衡阳律师
海口建筑工程律师
合肥律师
法律内容
法律列表
法律资讯
西安律师
热门律师:
北京律师
重庆律师
天津律师
上海律师
广州律师
深圳律师
南京律师
苏州律师
成都律师
杭州律师
精准推荐:
不给辞职
没签劳动合同离职赔偿
员工罢工
没签劳动合同
自动离职扣除工资
签了劳动合同不让离职
未成年签订劳动合同
没签劳动合同离职
私自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签订
主讲律师
时瑞芳
上海-上海
擅长:刑事案件、继承、房产纠纷
3450
已帮助
86605130
累计阅读量
咨询我
热门知识
1
不同医院检查结果不同,怎么处理
2
车祸后脾被切除该如何获赔
3
摩托车没保险撞了怎么办
4
保险公司是否承担停运费
5
事故过了一个月现在报保险来得及吗
6
孩子间玩闹一方受伤,赔偿是怎样的
7
电瓶车碰撞赔偿后对方还想要钱怎么办
8
被电动车撞致皮外伤如何要求赔
9
电子眼会拍到机动车牵引违章吗
10
父母户口分开还可以合在一起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