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找法网手机版
网站导航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律师说法
合同范本下载
极速咨询
提交咨询
问题库
咨询百科
一对一咨询
法律问答
法律咨询专题
民法典
知识专辑
法律专题
法律法规
视频说法
图文说法
语音说法
找法说法
当前位置:
找法网
>
律师图文说法
>
其他
> 失独家庭有哪些新政策
失独家庭有哪些新政策
更新时间:2021-10-02 07:45
失独家庭有哪些新政策
黄伟明
广东南天星律师事务所
律师解答
失独家庭有下列新政策:自2014年起,将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农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中央财政按照不同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
法律依据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等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 》第一条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扶助标准。自2014年起,将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农村每人每月150元、170元,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中央财政按照不同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
第二条
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参保缴费补贴。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
【投诉】
告知。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失独家庭有哪些补助
其他
国家对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有哪些政策?
询问计生部门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国家对失独家庭有哪些政策?
失独家庭有下列新政策: 1. 自2014年起,将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农村每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于失独家庭,国家有哪些政策?
### 我国扶助失独家庭的政策内容如下: (一)经济救助。提高失独家庭的特别扶助标准,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二)养老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失独家庭成员参加城乡居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家对失独家庭有哪些政策?
失独家庭有下列新政策: 1. 自2014年起,将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农村每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家对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有哪些政策?
询问计生部门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于失独家庭,国家有哪些政策?
### 我国扶助失独家庭的政策内容如下: (一)经济救助。提高失独家庭的特别扶助标准,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二)养老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失独家庭成员参加城乡居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家对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有哪些政策?
询问计生部门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家对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有哪些政策?
询问计生部门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家对失独家庭有哪些政策?
失独家庭有下列新政策: 1. 自2014年起,将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270元、340元,农村每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于失独家庭,国家有哪些政策?
### 我国扶助失独家庭的政策内容如下: (一)经济救助。提高失独家庭的特别扶助标准,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二)养老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失独家庭成员参加城乡居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推荐
可能感兴趣:
房产律师
列表内容
嘉善县律师
衡阳律师
海口建筑工程律师
合肥律师
法律内容
法律列表
法律资讯
西安律师
热门律师:
北京律师
重庆律师
天津律师
上海律师
广州律师
深圳律师
南京律师
苏州律师
成都律师
杭州律师
主讲律师
黄伟明
广东
擅长:刑事案件、合同纠纷
803
已帮助
5079584
累计阅读量
热门知识
1
员工旷工自动离职,薪资还能结算吗
2
父母户口分开还可以合在一起吗
3
出国担保书怎么写
4
工程履约担保函格式
5
在区域股交中心挂牌的企业如何上新三板? 
6
订立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7
辞职后还能被开除?
8
委托付款函格式是怎样的
9
​个体户和公司的区别体现在哪
10
​交通事故责任书一并审查刑事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