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执行的情形

更新时间:2020-11-12 11:04
不予执行的情形
张俊杰
辽宁云展律师事务所
张俊杰
律师解答
不予执行的情形是当事人的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以及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等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有
不予行政处罚包括几种情况:轻微违法并及时改正可予以教育而不处罚;当事人能证明无主观过错的,不予处罚;对于两年内未发现的违法行为,不再进行处罚。处理方式应根据具体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申请强制执行不予执行的情形包括哪些
对于申请强制执行不予执行的情形,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提醒纠正、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选择时应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后果及当事人的态度等因素,确保处理既合法又合理。
行政处罚之不予执行情形
不予执行行政处罚的情形包括未成年人、精神智力障碍、时效过期等。具体处理:1. 对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责令监护人管教;2. 对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不予执行拘留的情形包括哪些?
下列情形之一,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 七
行政处罚不予执行有什么情形
行政机关对于违法行为人的行政处罚不予执行的情形包括: 1.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2. 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其主观上没有过错的; 3.
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申请不予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不予执行行政处罚的情形包括: 1. 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未成年人是未满十四周岁的; 2.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 3. 违法行为在
行政处罚被裁定不予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行政处罚是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但要具备下列条件: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也不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且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的。
哪些情形会被裁定不予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
执行局不予执行改怎么办?
你可以联系执行局,详细了解一下是什么情况,是对方没有财产执行还是其他情况,如果你有可执行的线索,可以告知执行局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裁定书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裁定书
劳动仲裁法解读
执行法官不予执行发包方,如何救济
您好,可以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