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允许不完全履行合同

更新时间:2025-07-11 15:11
哪些情形允许不完全履行合同
李慰
辽宁海润律师事务所
李慰
律师解答
允许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情形有:一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债权人过错,债权人的过错致使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人不负违约责任;三是标的物的自然损耗,债务人可免责。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可不履行的例外情形有哪些?
合同无法履行时,可协商解除,即双方达成一致,终止合同;或请求法院判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还可根据合同条款变更合同内容。具体操作需根据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来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关于合同不当履行的可能情形
合同不当履行可撤销或确认无效。撤销合同需证明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确认合同无效则需证明合同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同样需法律程序认定。
什么合同可以不履行
什么合同可以不履行
合同违约纠纷
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是如何的
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应首先查看合同条款,按约定处理;无约定则尝试协商,请求违约方承担责任;协商不成可考虑诉讼或仲裁,及时解决纠纷,避免损失扩大。
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的情形,法律如何规定
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同时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1. 不能履行的情形分别有: * 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 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
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形
结合合同内容确定
合同可以不履行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有: 1、合同标的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2、合同标的已灭失; 3、合同无效或合同被撤销等情形; 4、合同标的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有
违约方可以不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呀
法律分析: 违约方不继续履行合同的理由有: 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例如合同标的物已经灭失或损毁等;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合同能够不履行的情形有什么
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有: 1、合同标的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2、合同标的已灭失; 3、合同无效或合同被撤销等情形; 4、合同标的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有
合同履行不能情形
合同事实上已不能履行的处理: 1. 若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时,仍需承担违约责任。 2.
合同不完全履行的分类有什么
1. 不完全履行分类包括:违约瑕疵、加害给付、部分履行、其他不适当履行。其中,其他不适当履行主要是指: - 标的物的品种、规格、型号等不符合合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