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老家在四川大邑,求律师解答一下,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更新时间:2025-08-22 17:42:56
问题描述:
假设我老家在四川大邑,求律师解答一下,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79796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您因超生被单位开除是否合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如果单位开除您的行为没有合法依据,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您可以主张赔偿;

    1. 如果单位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超生属于严重违纪行为,并已通过合法程序公示或告知员工,且开除程序合法,则单位开除行为可能合法;
    2. 如果单位规章制度中未明确规定超生可作为开除理由,或虽有规定但未依法公示,或开除程序存在瑕疵,则该开除行为可能违法;
    3. 如果您已与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或您自愿签署了解除协议,则难以主张赔偿;
    4. 如果您在孕期、产期或哺乳期被开除,无论是否超生,单位解除行为均属违法,您有权主张赔偿;
    5. 如果您所在地区已取消超生开除规定,单位仍以此为由开除,属于违法解除,您可依法维权。
    2025.08.22 17:41:15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99460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您因超生被单位开除是否合法,需结合相关法律进行判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仅在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情形下,方可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16年修订后)已不再强制要求用人单位对超生员工进行处分或开除。

    具体到您的情况,若单位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超生属于严重违纪行为,并已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且向劳动者公示,则单位可能依据该制度解除劳动合同;但若规章制度未明确或未依法制定,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则属违法。

    此外,《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若您处于该期间,单位开除行为明显违法。

    综上,单位是否可因超生开除您,需视规章制度内容、制定程序、执行情况及您个人所处的特殊时期综合判断。建议您结合具体情形,咨询专业律师进行法律评估。
    2025.08.22 17:41:23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76597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您因超生被单位开除,可采取以下行动进行维权。
    1、收集证据:整理劳动合同、单位规章制度、辞退通知书、工资条、工作记录等相关材料,以证明劳动关系及开除行为的存在。
    2、确认开除依据:审查单位规章制度中是否明确将超生列为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并确认该制度是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
    3、申请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主张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赔偿金。
    4、申请法律援助或委托律师:如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建议委托专业劳动法律师代理,提高胜诉率。

    选择具体解决方案时,应重点考虑单位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开除程序的合规性以及您是否处于特殊保护期内等因素。

    如需进一步了解仲裁流程或评估胜诉可能性,欢迎继续咨询律师,获取个性化法律建议。
    2025.08.22 17:42:12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38530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您因超生被单位开除,可能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1、仲裁请求不被支持:如单位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超生可解除劳动合同,且程序合法,则仲裁机构可能认定单位解除行为合法,您的赔偿请求将不被支持。
    例如:某公司员工因超生被辞退,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了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的规章制度,最终仲裁裁决认定解除合法,员工未获赔偿。

    2、影响未来就业:若被认定为严重违纪解除劳动关系,可能影响您未来求职时的背景调查和入职机会。
    例如:某应聘者因“严重违纪”被前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新公司在背景调查中得知该情况后,拒绝录用。
    2025.08.22 17:42:56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求帮助,如果本人来自江汉区,请教,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对于来自江汉区用户提出的因超生被开除的历史问题,存在以下法律风险点。 1、行政处罚追责风险:虽然超生行为发生在二十年前,但若当地政策仍保留追责权,理论上仍可能被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求助律师,如果我来自九台地区,请教一下,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来自九台地区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的情况下,可能面临以下法律风险: 1.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风险:若单位规章制度未将“超生”列为严重违纪行为,或未依法制定,单位据此开除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假如目前在浙江兰溪市,求解答一下,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超生被单位开除可能涉及以下法律风险: 1、诉讼时效风险:例如,若单位在超生行为发生二十年后才进行开除,员工若未在一年内申请仲裁,可能因时效问题丧失主张赔偿的权利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人在哈尔滨市巴彦,请教一下,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因超生被单位开除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具体如下: 1. 仲裁或诉讼时效风险: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若未在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可能丧失胜诉权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求助,假如我是济南平阴县人,想咨询,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1、诉讼时效风险:若选择行政诉讼,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处分决定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逾期可能丧失胜诉权。 例如:某人于2021年10月收到处分决定,直到2022年5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你好,假设在广东省南城区地区,求解答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1. 诉讼时效风险: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若未在规定时间内主张权利,可能丧失胜诉权。例如,若您在被开除一年后才申请仲裁,法院可能不予支持。 2. 证据链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求助,假设本人来自青岛胶州,请指点,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1、劳动仲裁时效风险: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例如,若某员工在1998年被开除,但直到2020年才主张违法解除赔偿,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在无锡宜兴,求解答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1. 诉讼时效风险: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若未在开除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可能失去胜诉权。例如,某员工在2023年3月被开除,若2024年4月才申请仲裁,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求助律师,如果我是大渡口区人,想知道,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1、超过仲裁时效: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超过该期限未申请仲裁,可能无法获得法律支持。例如,若您在2020年被开除,直到20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你好,假如人在长沙县,想咨询之前因超生被单位开除,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法律上,处理此类劳动纠纷常见方式为: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协商能快速解决争议,调解更平和,仲裁更权威,诉讼为最终手段。选择时应考虑效率与公正性,优先选协商或调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44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9954 人
女方没离婚跟我以夫妻生活犯法吗
2小时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9954 人
如何查询一个人现在的位置
2小时前
李卓恒律师
近期帮助 3619 人
请问对医院收费收的太高了那个怎么处理
2小时前
邓立庆律师
近期帮助 17289 人
在网上诉讼被驳回需要补正材料是什么意思?
2小时前
邓立庆律师
近期帮助 17289 人
我朋友小时候父母离过几年婚是因为男方出轨嫖娼,女方复婚后替男方还完了十几万的债,还完钱后过了一段时间
2小时前
广东觉晓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6084 人
家里人骑三轮车被小车撞了,家里人的三轮车车牌是假的,会有什么样的处罚
3小时前
刘威龙律师
近期帮助 10333 人
工作12年因被冤枉违纪开除,三年后打官司胜诉,企业重新给签的劳动合同,之前缴纳的12年社保有影响吗
3小时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9954 人
公司瞎搞,每次发工资跟报税的不一样,我工资九千他就报一万四,还说什么是延迟扣税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