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用人单位在微信上约定的是干一个月但是用人单位没有和我签合同,而且已经提前了三天和用人单位在微信上说

更新时间:2024-01-31 16:11:56
问题描述:
你好,这个寒假我找了一个寒假工,和用人单位在微信上约定的是干一个月但是用人单位没有和我签合同,然后我现在因为家里有事要提前离职干不满一个月,而且已经提前了三天和用人单位在微信上说了,但是用人单位不批离职怎么办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7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樊慧律师
    服务地区:四川-成都 185-8487-5802
    咨询我
    您好,请问您还是学生吗?如果是在读学生的话,是无法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属于是劳务关系,劳务关系等于临时用工,随时可以离职,不需要单位批准,劳务费用也应当及时结清。
    2024.01.31 13:09:25
    点赞
  • 张诗浪律师
    服务地区:四川-成都 188-4845-1929
    咨询我
    提前三天通知了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工资正常发放,可以拨打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2024.01.31 16:11:56
    点赞
  • 何元金律师
    服务地区:四川-成都 178-2816-3766
    咨询我
    你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的。
    2024.01.31 11:19:23
    点赞
  • 周清智律师
    服务地区:四川-成都 134-0841-2645
    咨询我
    您好,您可以再催一下您们公司。
    2024.01.31 15:09:25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90270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辞工不批,如果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批的,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的,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可以拒绝,必须要依法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4.01.31 10:47:20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30788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不批的,通知30天后,用人单位不给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的,属于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024.01.31 10:47:48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24463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辞职不批的处理方式:若劳动者按照法律规定,提前三十日内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的,单位不批辞职并不会影响劳动者离职;若劳动者符合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可以直接离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2024.01.31 10:48:08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查看其他2位律师解答内容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老师好,实习期转正,本人因为有事提出辞职,提前报备了一个月但是所属的企业不给我当月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实习期如果被公司辞退工资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除以 21.75乘以出勤天数。被公司辞退,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结清工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我在蜂鸟专送干了三天,不太顺心,不想干了,是必须要提前三十天跟用人单位说,才能离职么
30天。就是一个月就可以申请离职手续。 您好,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提出辞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第31天就可以离职。其中,
全部9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在教育培训行业工作,现在还是试用期。合同上写的离职应该提前一个月说,但是我在网上说试用期应该
要看具体情况来分析。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是试用期员工,那么提前3天告知用人单位,就可以离职;如果是正式员工,那么应当提前30天递交书面离职报告,到期后方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在教学培训行业工作,目前还是试用期。合同上写的离职要提前一个月说,但我看到网上说试用期可以提
法律分析:离职不一定非要一个月。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想问一下,如果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合同(试用期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没有成为正式员
法律分析:试用期自离会有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三天自动离职的,用人单位是应当支付其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想问一下,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试用期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合同)提前三天说辞职,
法律分析:试用期自离会有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三天自动离职的,用人单位是应当支付其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3年2024年1月底离职年终奖还会发吗?
离职人员年终奖的计算取决于劳动合同或单位规章制度是否有规定:1、如果离职员工上一年度工作满一年,完全有资格参加年终绩效考核并领取年终奖;2、如果用人单位仅仅因为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假如临时外包工人离开企业扣除全部工资合理吗?
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维权时应注意收集整理必要的证据,如工作服、工资条、工牌证人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微信辞职通知书有效吗?
您能具体说说情况吗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08年以前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08年后续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三次可不可以签无固定劳动期限
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黄龙泉律师
近期帮助 16659 人
判刑3年,表现好可以减刑多久了
刚刚
百全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9946 人
上海启穗物流有限公司恶意扣服装费,并且未签署劳动合同
1分钟前
周婷律师
近期帮助 7938 人
请问未成年人偷拍未成年人裸照,但未传播。属于什么行为。
2分钟前
张红涛律师
近期帮助 1367 人
和别人签订性奴关系还债违法吗可不可以报警
3分钟前
卢颖花律师
近期帮助 41 人
孩子未成年,结果有一个孩子,派出所只处理的2个孩子,现在车主要求赔偿,像这种情况赔偿是怎么算的
3分钟前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8159 人
车登记证书在银行拿不出来怎么营转非
5分钟前
林智敏律师
近期帮助 6147 人
是否成立合同关系?成立了几个合同关系?深圳嘉禾有限公司可以以什么理由抗辩深圳柯贸有限公司
7分钟前
董伯文律师
近期帮助 54 人
我在网上买了一双鞋十多天了到现在也没有发出他说厂家已经没有货我该怎么办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