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发现单位漏缴社保怎么赔偿呢

更新时间:2023-08-27 20:37:15
问题描述:
离职后发现单位漏缴社保怎么赔偿呢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韩玉红律师
    服务地区:安徽-安庆 187-5566-0357
    咨询我
    您好,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
    2023.08.27 20:37:15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38926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单位漏缴社保:
    一、向社保经办单位举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
    二、以公司不缴纳社保为由提出离职,并要求赔付经济补偿金和补缴社保。
    三、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可以主张单位赔偿损失。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2023.08.26 13:29:54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45827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单位漏缴社保的,所应赔偿的项目包括:
    1、承担未缴社会保险费有关的罚款、滞纳金等费用;
    2、赔偿劳动者少得或者未得的失业保险金损失;
    3、承担应当由生育基金支付的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费用;
    4、承担基本养老保险有关的罚款等费用;
    5、赔偿给劳动者造成的其它费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按照该单位上月缴费额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应当缴纳数额;缴费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按照规定结算。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
    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2023.08.26 13:29:58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96541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单位漏缴社保的赔偿办法:
    一、劳动者向社保经办单位举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
    二、以公司不缴纳社保为由提出离职,并要求赔付经济补偿金和补缴社保。
    三、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可以主张单位赔偿其损失。法律依据:单位漏缴社保的赔偿办法:
    一、劳动者向社保经办单位举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
    二、以公司不缴纳社保为由提出离职,并要求赔付经济补偿金和补缴社保。
    三、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可以主张单位赔偿其损失。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2023.08.26 13:30:05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单位没交社保怎么样赔偿
单位不交社保的赔偿包括:每满一年给予一个月的经济补偿;补交劳动关系期间的社保;如果未签劳动合同,应支付最多12月的双倍工资。 单位不缴纳社保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企业漏交保险如何赔偿
企业漏交保险如何赔偿
保险法规 2971
入职三个月企业未缴纳社保怎么赔偿
这个只能补缴,没有赔偿的相关依据。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未向员工缴纳社保,如何赔偿?
单位解雇违法,每工作满一年赔偿两个月工资,工伤的相关费用可以要求单位承担。《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欠缴社保,这样怎么办?
单位欠缴社保的,应当由社保经办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对其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员工可以及时向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去投诉。法律依据:《中华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作7年单位未缴社保,离职如何要求补偿
公司没给员工交社保,员工离职的,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漏交八个月医保,怎么解决,单位怎么赔偿
可以要求补缴社保,支付经济补偿金等。协商不成的,可委托律师向单位所在地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作半年工作单位不缴纳社保,离职后怎能拿赔偿
公司没给员工交社保,员工离职的,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有没有社保卡的医疗卡怎么办?
建议办理社保关系转移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400
我11月份买的医疗保险,住院期间发生的费用可以报销吗?
医保优惠一般结算时直接扣除,享受二次报销优惠人员可去社保中心办理相关手续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将不支付社会保险,并由个人承担所有费用。法律上有这样的规定吗?
您好,离职的情况下社保费用应当由自行支付的!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070
被执行人社会保障卡被冻结了,?
社保卡被冻结后,将影响多个方面的使用。首先,个人无法查询社保相关信息,如养老、医疗等缴纳情况。其次,无法持卡就医、购药或进行个人账户结算。此外,办理社保事务、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间欠债不还怎么起诉
民间欠债不还怎么起诉
债务追讨 1010
我想咨询一下我在50岁可以领取养老保险吗
领取养老保险的常见方式通常是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满15年后,通过社保机构进行申请。如未达到条件,可选择继续缴费至满足条件,或进行补缴。选择方式时,应考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的公积金未在本人同意下封存怎么弄
公积金封存通常需本人同意或满足法定条件。若未经同意被封存,可申请异议并要求更正。常见处理方式包括:1)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交异议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2)联系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办理了内退,单位应该继续给职工交企业年金吗?
内退后单位应续交企业年金。具体操作:1.若新单位可接收年金,则办理转移手续;2.若新单位无法接收,年金保留在原单位,待转移条件成熟或达到支付条件时处理;3.保留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吴中律师
近期帮助 36553 人
本人想离婚,不想让另一方离婚时分割这套房子,现在想过户给子女,需要父母双方都签字同意吗
刚刚
徐照峰律师
近期帮助 37119 人
非机动车全责但不赔偿我修车费
1分钟前
陈平凡律师
近期帮助 8927 人
就是我好像涉嫌诈骗了,我要开户银行去解除管控,你去找公安,要不你的银行卡都用不了
1分钟前
王珂律师
近期帮助 78457 人
在本市无房年龄66岁,单身,本市户囗,能申请公租房吗?
3分钟前
王珂律师
近期帮助 78457 人
如果是劳务派遣合同,用工单位强迫员工做他/她不愿意做的事,请问如何赔偿?
3分钟前
王珂律师
近期帮助 78457 人
我儿子交通事故牙齿撞了两颗嘴巴缝了6针,能不能伤残
7分钟前
王珂律师
近期帮助 78457 人
耐克运动鞋,1300元,得物平台购买,收到货的第96天发现鞋底完全断裂,能否申请保修和赔偿
9分钟前
姜南律师
近期帮助 500 人
加盟退款的你们多少金额不接,我金额5880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