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一年原公司还在报个税

更新时间:2023-07-21 14:11:03
问题描述:
离职一年原公司还在报个税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彭霞律师
    服务地区:四川-成都 183-9827-4705
    咨询我
    你好,你可以起诉对方侵权责任赔偿
    2023.07.21 14:11:03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32481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可以,离职后原公司仍申报个税处理。如果员工离职后,原单位仍为其申报个人所得税,需要区分情况处理:如果是单位补发工资收入并申报个税,则属于正常情况,无需处理。如果是未取得收入,而原单位进行虚假申报的,可以删除或申诉这笔申报信息。申诉或删除后,在网络申报时,这笔收入将不会纳入年度汇算。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2023.07.21 13:28:31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81475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如果离职后,原单位仍申报个人所得税,需要区分情况处理:如果是单位为补发收入并申报个税,则属于正常情况,无需处理。如果是未取得收入,而原单位进行虚假申报的,可以删除或申诉这笔申报信息。申诉或删除后,在网络申报时,这笔收入将不会纳入年度汇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2023.07.21 13:28:34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63322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如果离职后,原单位仍为您申报个人所得税,需要区分情况处理:
    如果是单位为补发收入并申报个税,则属于正常情况,无需处理。
    如果是未取得收入,而原单位进行虚假申报的,您可以删除或申诉这笔申报信息。申诉或删除后,在网络申报时,这笔收入将不会纳入年度汇算。
    扩展资料:
    自行纳税申报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纳税人取得应纳税所得后,根据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项目、数额,计算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额,并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如实填写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报送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终了后,根据全年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项目、数额、应纳税额、已纳税额、应补退税额,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如实填写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报送税务机关、办理相应事项。

    2023.07.21 13:29:02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已经离职两年了,公司还在申报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可以,离职后原公司仍申报个税处理。如果员工离职后,原单位仍为其申报个人所得税,需要区分情况处理:如果是单位补发工资收入并申报个税,则属于正常情况,无需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已经离职两年了,公司还在申报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可以,离职后原公司仍申报个税处理。如果员工离职后,原单位仍为其申报个人所得税,需要区分情况处理:如果是单位补发工资收入并申报个税,则属于正常情况,无需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在一家公司辞职9个月,还在报税吗?
法律分析:员工离职之后不可以立刻做人员离职处理,需要在申报完当月工资以后,次月再做员工离职处理。员工离职工资发完以后,需要在个税申报系统上的人员数据采集模块找到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已从原公司离职个税依然在申报
离职后公司仍在为员工申报个人所得税,需要分情况处理。如果是单位补发工资收入并申报个税,则属于正常情况,无需处理。 如果是未取得收入,而原单位进行虚假申报的,可以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已经从原公司辞职两年了,原公司还一直给我报个人所得税,她是不是违法了
原单位进行虚假申报的,您可以删除或申诉这笔申报信息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后原公司还用我名义报税,去年税额超了让我去申报
法律分析:如果离职后,原单位仍为您申报个人所得税,需要区分情况处理: 如果是单位为补发收入并申报个税,则属于正常情况,无需处理。 如果是未取得收入,而原单位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XX公司一直还在申报个税
企业个税被申诉后如何处理需要准备与该自然人有关的资料,去税务局提供说明,如果该自然人确实是属于本公司员工,则提供该员工的工资表及发放工资的单据;如果该自然人不是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淘宝每天收到500元现金需要缴纳多少税?
你好,以税务部门核实为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在华泰买的理财产品提现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理财产品收益为利息收入,通常按年度汇总后计税;若为资本增值,可能在卖出时一次性计税。具体操作需根据税收政策和产品特性确定,建议咨询税务机构或专业律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在华泰买的理财产品现在准备提现客服说要先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您认为提现缴税不合理,可咨询税务专家或律师。根据税法规定,您可以提出申诉或复议。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和税务风险。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在华泰买的理财产品现在准备提现怎么让我先缴纳个人所得税
处理提现理财产品个人所得税问题,常见方式包括:自行计算税额并缴纳、咨询税务专家或律师协助处理。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您的专业知识和税务熟悉程度。 对于具有一定财务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现在我有房不满2年,房子还要倒贴70,过户要交个人所得税?
在不同情况下,处理不满2年房产过户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了解当地税法规定,确定应缴纳的税费种类和比例;其次,根据房产持有时间和交易价格计算个人所得税;接着,准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的工资不到5000,为什么要扣除个人所得税?
你好,关于个人所得税是公司交还是个人交的问题,是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的。个人所得税一般由支付工资(或个人所得)的企业或单位代扣代缴,不需要哪些步骤或者手续。按照税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温海宽律师
近期帮助 12949 人
您好!想离婚,家庭所有经济来源都是我个人收入,离婚时可以多分财产吗
16秒前
盈科王雨昕律师
近期帮助 46388 人
被拘留过一次能考保安证吗
1分钟前
杨欣辉律师
近期帮助 13030 人
单位欠交社保,现在只把个人应该补交的钱交了,剩下单位部分的没交,咋办?
4分钟前
李婷律师
近期帮助 76 人
上一桌的顾客叫我们买单,顾客也把前付了,我说买了,然后他以为是她朋友买了
5分钟前
雍东霖律师
近期帮助 68 人
公司调岗不愿意去,怎么解决
13分钟前
郭南律师
近期帮助 2 人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能判几年
13分钟前
揭志文律师
近期帮助 72119 人
账号被找回了
14分钟前
曾正荣律师
近期帮助 25 人
车间员工的罚款要求以转账的发给车间办私人账户,是不是违法的?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