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有什么政策

更新时间:2023-07-05 08:57:48
问题描述:
?退耕还林有什么政策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22032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一、农村退林还耕政策有哪些
    1、农村退林还耕政策如下:
    (1)粮食,黄河和海河流域每亩退耕地每年200斤,长江和淮河流域每亩退耕地每年300斤;
    (2)现金,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补助年限和粮食补助相同;
    (3)种苗和造林费,每亩一次性补助50元;
    (4)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沙造林补助标准,只补助种苗和造林费,每亩一次性补助50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条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
    二、退林还耕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退林还耕应该遵循的原则如下: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2、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
    3、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
    4、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
    5、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
    2023.07.05 08:57:24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00629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退耕还林政策是指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法律依据:《退耕还林条例》第十五条 
    下列耕地应当纳入退耕还林规划,并根据生态建设需要和国家财力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
    (一)水土流失严重的;
    (二)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
    (三)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
    河源头及其两侧、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以及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等生态地位重要区域的耕地,应当在退耕还林规划中优先安排。
    2023.07.05 08:57:34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54744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农村退林还耕政策如下:
    1、粮食,黄河和海河流域每亩退耕地每年200斤,长江和淮河流域每亩退耕地每年300斤;
    2、现金,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补助年限和粮食补助相同;
    3、种苗和造林费,每亩一次性补助50元;
    4、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沙造林补助标准,只补助种苗和造林费,每亩一次性补助50元。
    退林还耕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退林还耕应该遵循的原则如下: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2、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
    3、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
    4、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
    5、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条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
    2023.07.05 08:57:48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退耕还林的补贴政策是什么?
退耕还林补贴标准如下: 1、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125元,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90元。还生态林补助期限为8年,还经济林补助期限为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退林还耕有什么政策吗?经济林都要还耕吗?
你好,具体的标准需要参照当地的相关规定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是怎样的
退耕还林经济林补助10年,其中后5年减半补助;生态林补助16年,其中后8年减半补助,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专项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应是什么的
退耕还林政策是指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申请退林还耕?有哪些相关政策?
退耕还林政策是指从保护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个人的农村耕地被别人占用了,该怎么办?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村民小组补我孙子的自留地被他人种去不肯归还怎么办?
自留地被占,可多渠道维权。1. 协商:与侵占者沟通,要求归还。2. 调解:请村委会等介入调解。3. 诉讼: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乱砍滥伐的法律认定
滥砍滥伐涉嫌犯罪。如达到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将立案追诉;如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同时,被侵害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处理方式因情况不同而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外出定居时,如何处理承包土地?
1、如果农民外出打工,还可依法把承包地进行流转,如转包、出租给其他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来经营,换取实物或租金。2、农民可用自己的权证进行抵押贷款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哪个部门进行农村宅基地纠纷?
处理土地纠纷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应同有关部门共同协商,正确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共同管好用好土地。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三十年前批的宅基地始终盖房子,现在想建房还有郊吗
可以建房。操作如下:1. 核查原宅基地批复文件;2. 向当地政府了解建房政策;3. 按要求补办建房手续;4. 建房后依法办理房产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业园区如何申请将二级工业用地调整为三类工业用地和程序?
需要到当地县市国土部门审批变更土地用途,并重新签订出让合同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30年前批的宅基地,现在想盖房还有效吗?
可能已失效。如果是满二年未动工兴建,村集体可收回使用权。建议咨询当地政府,了解具体政策,看是否需要重新申请或能否恢复有效性。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备后续使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9分钟前
代海侠律师
近期帮助 84 人
买的鞋子退回去了,商家拒收了,但是拒收后的货迟迟未到
1小时前
刘清林律师
近期帮助 19882 人
我是开商店的,在网上拼单回来的商品,我在销售可以吗
1小时前
陈敏律师
近期帮助 887 人
我是一名事业单位的临时工作人员,单位现在拖欠我们6个月工资,没有交社保,没有五险一金。
3小时前
金松律师
近期帮助 45857 人
电车充电盖没盖好会给拍违章吗
3小时前
金松律师
近期帮助 45857 人
按揭车放车行做了抵押,我车子不要了,车贷不还可以吗,可以吗
3小时前
金松律师
近期帮助 45857 人
被骗钱了第二天报警有用吗
3小时前
金松律师
近期帮助 45857 人
被色情诈骗了钱能找回吗
3小时前
张强律师
近期帮助 27907 人
三只羊甄选商城欺骗消费者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