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协议是个人与个人签订,还是个人与公司签订

更新时间:2023-04-27 17:07:38
问题描述:
您好,我想问一下,居间协议是个人与个人签订,还是个人与公司签订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7482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个人与公司签订居间协议是有效的,前提是满足以下条件:

    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当事人各方意思表示真实且一致;
    3. 协议书内容与签订程序均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自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正式生效。另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还需满足上述条件。同时,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如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则该合同同样成立。
    2023.04.27 17:06:11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72263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个人与公司签订居间协议是有效的。其有效条件包括: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各方意思表示真实且一致;
    3、协议书内容与签订程序均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自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正式生效。

    此外,根据法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同样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同时,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若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则该合同同样成立。
    2023.04.27 17:06:41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92581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居间协议,如果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合法,且主体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则该协议有效。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居间协议即成立。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和地点、违约责任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如果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即成立。在签名、盖章或按指印之前,若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则合同同样成立。
    2023.04.27 17:07:38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居间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居间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居间合同知识 12523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黄龙泉律师
近期帮助 31802 人
当前用户禁止登录
2分钟前
黄龙泉律师
近期帮助 31802 人
我要退费众安保险是骗人的大家不要相信。
11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0180 人
我的照片被人恶意ai了怎么办
13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0180 人
千牛平台被违规处罚了两千块钱的保证金但是这个店不是我本人自己操作开的
14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0180 人
村干部以500元借口,使我家宅基地没了,危房拆除没通知本人,与他人协商拆除
15分钟前
王天琪律师
近期帮助 708 人
因为给我女儿找工作,然后没办成,要了几次了就退了9万五,我该怎么办
16分钟前
江苏王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0180 人
宝宝耳朵畸形了,医院要负责吗?
16分钟前
褚书晓律师
近期帮助 3158 人
我不咨询,我想找律师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