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转移他人财产

更新时间:2023-03-29 08:49:46
问题描述:
非法转移他人财产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8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郭旺海律师
    服务地区:河北-石家庄 151-3140-5211
    咨询我
    你好,非法转移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请说一下具体情况
    2023.03.28 21:48:45
    点赞
  • 麻侦贤律师
    服务地区:河北-保定 183-3100-2899
    咨询我
    您好!非法转移他人财产,构成侵占罪,负刑事责任!
    2023.03.29 04:47:25
    点赞
  • 高宏图律师
    服务地区:河北-保定 158-3085-6666
    咨询我
    非法转移他人财产,要承担返还、赔偿损失等不利责任
    2023.03.29 08:49:46
    点赞
  • 王林律师
    服务地区:河北-保定 134-6327-0151
    咨询我
    你好,看什么原因,详细叙述问题
    2023.03.29 07:58:19
    点赞
  • 刘同发律师
    服务地区:河北-保定 136-6331-0543
    咨询我
    这属于一种侵权行为,可以起诉
    2023.03.28 22:53:16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90238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财产转移个人财产才合法。正常合法财产转移有,遗产继承、赠与财务、经济往来等受法律保护的行为。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
    非法转移财产罪的量刑是怎样的
    非法转移财产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如果被告人存在非法转移财产行为的,对于妨碍了人民法院的判决执行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会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罚金等;
    2、如果特别严重的,将处以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和罚金;
    3、如果是单位犯罪并且有前科的,则对单位处以罚金,并且对直接负责的责任人处以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二十八条
    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2023.03.28 21:35:29
    点赞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63662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一般只要存在转移财产的行为,都被认定为转移财产。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转移财产的数额。转移财产是指采取赠与、抛弃、恶意低价转让等方式藏匿财产,以达到其非法占有不正当财产的行为。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行使撤销权,以维护自身的权益。恶意转移财产则是指“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 对此行为,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023.03.28 21:36:13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68949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1.转移财产是指采取赠与、抛弃、恶意低价转让等方式藏匿财产,以达到其非法占有不正当财产的行为。
    2.对于故意转移资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根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12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2)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3)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支付令的
    3.所以如果法院判决前故意转移资产的,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3.03.28 21:36:1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查看其他3位律师解答内容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离婚过程中如何合法转移财产
离婚时转移财产不合法。合法处理方式包括:1. 协商分割,双方达成一致意见;2. 调解处理,寻求专业机构或人士帮助;3. 诉讼分割,通过法院裁决。选择合适方式,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给的钱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我国《民法典》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父母给的钱,应当分情况进行讨论。首先如果是父母在婚前给子女的钱,应当属于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其次婚姻关系存续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 130
遗产继承是不是属夫妻共同财产?
遗产继承归属视情况定。若未明示归一方,则属夫妻共有;若明示归一方,则为个人财产。处理时需依据《民法典》规定,协商或诉讼分割,或维持共有,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男子要求退还所有费用,三金折现
法律分析:退婚,原则三金退回东西。如果是给的现金,女方购买了三金,则可以要求女方退回现金。具体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到法院诉讼解决。有原物的,应当退还原物;原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前有存款,婚后离婚可以回去吗?
婚前存款是属于婚前个人财产的一部分,但是婚后用于夫妻共同开销、生活的,不再是婚前个人财产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姐订婚后没几个月她对象又要订婚,还要退还订婚的钱,已经起诉了,这种情况有可能胜诉吗?
可能胜诉。若符合未办理结婚登记、未共同生活或给付导致生活困难等情形,可请求返还彩礼。应收集相关证据,如彩礼支付凭证等,以支持诉讼请求。同时,可寻求专业律师帮助,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后财产怎么分配
离婚后财产分配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处理。协商是首选,双方达成一致可避免纠纷;调解可在第三方协助下寻求共识;若无法协商或调解,可通过诉讼由法院裁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后彩礼和嫁妆该怎么分配
离婚后彩礼嫁妆分配依情况定。彩礼未办结婚登记、未共同生活或导致生活困难可要求返还。嫁妆婚前陪送属女方个人财产,婚后则视为共同财产,也可依约定处理。协商不成可诉诸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17秒前
四川宪恒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4299 人
员工在用人单位只工作了一个半月且未签劳动合同被辞退
2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89438 人
你好,如果诉讼金额过高,法官支持少部分金额,是不是只收支持的诉讼金额做诉讼费,预交多出诉讼费能退回?
4分钟前
任旭峰律师
近期帮助 3546 人
双方自愿的高利息违法吗?
6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89438 人
贩卖烟粉28g判几年?
6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89438 人
你好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我让我去当义工我没去会不会有事
18分钟前
黄龙泉律师
近期帮助 15750 人
抖音客服和商家合一不给处理问题商品怎么办?当找誰秉持公正????
20分钟前
黄龙泉律师
近期帮助 15750 人
我想问一下,有个小伙子玩软件,但是他使用的是我的手机号
24分钟前
黄龙泉律师
近期帮助 15750 人
我涉嫌诈骗,银行卡被别人骗去洗钱,已经两年了派出所一直没有结果怎么办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