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是多久

更新时间:2023-03-17 10:37:07
问题描述: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是多久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83263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3.03.17 10:36:29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87033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3.03.17 10:37:02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30070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3.03.17 10:37:0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劳动仲裁时效的规定: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时效中断,则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若时效中止,则从中止的事由消失之日起,继续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多长时间
劳动争议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十五日,从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之日算起;而仲裁时效一般是一年;普通的民事纠纷的时效则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仲裁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劳动仲裁一般需要四十五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审理劳动仲裁案件时,仲裁庭应自受理案件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办结,确需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法律依据:《劳动争议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几年
如果产生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多久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也可能发生中断,这时仲裁时效期间需重新计算。如果仲裁时效中止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纠纷申请仲裁时效期间多长
劳动合同纠纷案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争议仲裁流程,诉讼时效
你好,如果遇到法律问题,要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建议进一步沟通,方便的话可以电联。
全部8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为几年
如果产生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只有工资流水,可以劳动仲裁吗
可以凭借工资流水提起劳动仲裁。选择处理方式时,应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则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对仲裁结果不满,还可依法提起诉讼。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过劳动仲裁,可以加股东吗?
你好,向劳动局投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在职状态下,是否能够进行劳动仲裁?
可以在在职状态下进行劳动仲裁。具体操作:1.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2.向劳动仲裁委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3.参加仲裁庭审,陈述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仲裁收费吗?一般收费是多少?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仲裁费用。然而,若涉及证据鉴定或需要证人出庭作证,可能会产生相关费用,这些费用通常由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仲裁后可以选择被动离职吗?被动离职可以申请补偿吗?补偿是多少?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后若被开除,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处理方式。若公司违法解除,可要求继续履行或支付赔偿金;若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则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选择合适方式需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在职期间申请了劳动仲裁,请问我还可以向公司寄出被迫离职通知书吗?
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继续劳动仲裁,同时寄出被迫离职通知书;二是先咨询律师,根据律师建议再决定是否寄出。选择哪种方式需结合具体情况,如公司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劳动仲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2分钟前
李伟律师
近期帮助 37257 人
学校抽烟被罚两百合理吗
10分钟前
宋聪聪律师
近期帮助 59 人
我父亲车祸去世,然后死亡赔偿金是按照省算还是按照县算?
10分钟前
李国利律师
近期帮助 578 人
驾校不正规交管所也不想让他开了,已经考了科一现在可以退学费吗?
16分钟前
李国利律师
近期帮助 578 人
职校实习太累坚持不下去了跑路了换一个地方上班然后在那个地方有实习证明学校会不会发毕业证
25分钟前
李伟律师
近期帮助 37257 人
涉嫌掩隐罪金额8000元没有获利现在在取保候审期间被起诉了结果大概率会怎么样
31分钟前
天习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44011 人
未成年小女孩,生下一名女婴,是犯法吗
31分钟前
李伟律师
近期帮助 37257 人
我是出车祸,左腿骨折三个月,主动脉夹层,可以鉴定伤残吗
33分钟前
王娟律师
近期帮助 392 人
我叔叔一辈子没结婚,没子女,我能不能把我闺女过继给我的叔叔,等他百年继承他的房产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