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婚,男方孩子结婚花了30万,女方离婚要求平分财产,请问男方孩子结婚的30万可以平分么

更新时间:2019-02-26 04:23:57
问题描述:
夫妻二婚,男方孩子结婚花了30万,男方现在总找机会打女人,女方离婚要求平分财产,请问男方孩子结婚的30万可以平分么,男方签了字说属于共同财产。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5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李晓航律师
    服务地区:黑龙江-哈尔滨 186-4608-8498
    咨询我
    你好,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情合理地予以解决。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1、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
    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包括:
    (1)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
    (2)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产;
    (3)一方或双方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
    (4)一方或双方从事承包、租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
    (5)一方或双方取得的债权;
    (6)一方或双方的其他合法所得。
    3、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复员、转业军人所得的复员费、转业费,结婚时间10年以上的, 应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复员军人从部队带回的医药补助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应归本人所有。
    4、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财产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5、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2018.09.26 11:19:52
    点赞
  • 高志博律师
    服务地区:黑龙江-哈尔滨 186-8672-9300
    咨询我
    你好,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实行的是共同共有制,它原则上不考虑各方对财产贡献的大小或收入的有无及高低,离婚时一般均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的权益的原则判决。”协议分割,只要双方自愿即可,坚持自愿原则,没有固定的比例。按均等原则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也是男女平等原则的体现。除此之外,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中还应体现:
      1、照顾妇女、未成年子女的原则;
      2、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则;
      3、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原则;
      4、尊重当事人意愿,财产约定优先于法定的原则。
    2018.09.26 14:00:32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59521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二婚离婚时财产分割同一婚的财产分割是一样的,夫妻双方如果能够达成协议的,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将关于财产分割以及子女抚养权的归属约定并在离婚协议中写明。如果不能够以协议的方式完成的,可以到法院通过诉讼离婚,由法院通过法律规定的原则进行依法判决。
    2018.11.21 20:01:39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5211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行准许。  在离婚诉讼期间,双方均拒绝抚养子女的,可先行裁定暂由一方抚养。
    2018.12.28 10:58:47
    点赞
  • 民事相关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82912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一方出轨,可以作为法院判决双方离婚的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法院可以判决双方离婚。
    双方离婚时,应该本着共同财产平均分配的原则进行。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同时,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019.02.26 04:23:5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结婚男方给我20万礼金,现在男方起诉离婚,请问这些钱是属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有财产?
结婚前的彩礼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是个人财产。彩礼通常情况下是指婚恋中男方给女方的聘礼或礼金。彩礼带有以缔结婚姻为目的的赠予性质,接受彩礼本身就蕴涵着对方答应结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男方在婚姻中总提离婚不过了,请问离婚结婚时的金首饰和存款财产怎么分配,孩子我一个不要
黄金首饰属于夫妻一方个人专有财产,所以在离婚的时候应当按一方的财产来处理。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男方要求离婚。结婚后男方爸爸给我们10万
房子归产权人房子归产权人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结婚三年要离婚,女方能和男方平分财产吗?
属于共同的财产,原则上可以平均分割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郭进律师
近期帮助 41244 人
腾讯客服二次申诉不给处理
刚刚
詹诚律师
近期帮助 7910 人
有位老人丈夫去世十一年了,他丈夫之前享受过房改房,请问这老人现在还能享受房改房待遇
40秒前
沈阳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25272 人
我玩的一款游戏叫永劫无间昨天晚上在拼多多平台找了一个代练然后加上我联系方式后我给他上了号然后今天早上
1分钟前
任涌律师
近期帮助 97581 人
老人被打,经派出所调解和解,但对了根本不履行,我想问一下怎么?还能找派出所吗?
1分钟前
周于炜律师
近期帮助 11593 人
在抖音买了水果没有商家所说的甜比较酸而且吃的时候发现两个有虫子,商家现在来要求退差价,该怎么解决
1分钟前
重庆泽渝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414 人
要当主播,但是公司要求签经济协议,经济协议,经济合同,劳动合同,三者有什么区别,我应该签嘛
2分钟前
姜锋律师
近期帮助 28404 人
朋友小孩犯有2次前科,这认又合伙2人骗9500元,可判多少年
2分钟前
重庆合益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7786 人
我孩子是重庆户口,现在想迁回农村和她爸爸一个户口,为什么当地说只能签集体户?(孩子户口原籍是和他爸爸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