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多少,应该怎么计算,谢谢

更新时间:2018-11-20 18:03:24
问题描述:
我想问一下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多少,应该怎么计算,谢谢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7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王彦飞律师
    服务地区:甘肃-兰州
    误工费,如果你有工作的,按照你实际工作计算,没有工作的,按照你所属行业上一年度人均年收入计算
    2018.07.30 15:16:34
    点赞
  •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21529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误工费计算方式按患者有无固定收入分为两种。

    医疗期误工费赔偿标准如下:

    1、固定收入,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的人员本应按期得到的、却因医疗事故就医造成耽误工作而丧失的工资、奖金、津贴、特殊工种的补助费等合法收入。一般以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和工资表为准,奖金以患者上年度的单位人均奖金计算,超过奖金税起征点的以起征点为限。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等私营企业以及财务不健全的有限公司出具的证明患者“固定收入”高于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收入证明,不到单独作为认定依据,须结合税务机关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等材料方能认定。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2、无固定收入包括两类人员,一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农村村民;二是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有关凭证,在医疗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其收入能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包括承包经营户、城乡个体工商户、打工者(散工、短工、临工)、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均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误工日期的认定。根据相关规定,误工日期由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出院后治疗医院出具证明的休养天数两部分组成,从医疗事故发生的当日开始计算,遇国家法定节假日均不扣减。治疗终结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出院或无相关证明擅自休养的,不予计算误工费。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自专家鉴定组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不再计算误工费。

    4、患者依法从事第二职业的,其实际减少的收入,应予以合理赔偿。患者系未成年人等本身无劳动收入而要求赔偿误工费的,不予支持。

    5、离退休人员的误工费计算。对此,国家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部分地方法院的“工作指导意见”中有相关内容。

    6、《条例》规定与最高法院《若干意见》有一定的差异。《条例》的计算标准与《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见》的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人民法院在确认该项赔偿额时可能会根据相关法律进行审理。同时,部分省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此项赔偿额的计算有专门的规定。

    7、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
    2018.09.12 23:42:54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21074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1. 误工费计算方式按患者有无固定收入分为两种:

    1. 固定收入: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的人员因医疗事故就医造成的工资、奖金、津贴、特殊工种补助费等合法收入的损失。一般以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和工资表为准,奖金以患者上年度的单位人均奖金计算,超过奖金税起征点的以起征点为限。
    2. 无固定收入:包括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农村村民和在医疗事故发生前能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其他人员,如承包经营户、城乡个体工商户、打工者(散工、短工、临工)、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其误工费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2. 误工日期的认定。
    3. 患者依法从事第二职业的,其实际减少的收入应予以合理赔偿。未成年人等无劳动收入而要求赔偿误工费的,不予支持。
    4. 离退休人员的误工费计算:国家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部分地方法院的“工作指导意见”中有相关内容。
    5. 《条例》与最高法院《若干意见》的差异:前者已如上所述,后者规定受害人误工费赔偿费用的标准可按受害人的工资标准或实际收入数额计算。
    6. 误工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
    2018.09.17 15:50:10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77147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由单位按受伤前的月工资标准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最长期间不超过24个月。  另外工伤还涉及的赔偿内容如下:  一、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全额报销;  二、住院期间护理费:治疗期间至评残前由用人单位支付,评残后由基金支付;  三、交通食宿费:按本单位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四、残疾待遇标准;  (一)、一级伤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4个月计算;(基金支付)  2、伤残津贴:每月按本人工资标准的90%发放;(基金支付)  (二)、二级伤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2个月计算;(基金支付)  2、伤残津贴:每月按本人工资标准的85%发放;(基金支付)  (三)、三级伤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0个月计算;(基金支付)  2、伤残津贴:每月按本人工资标准的80%发放;(基金支付)  (四)、四级伤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计算;(基金支付)  2、伤残津贴:每月按本人工资标准的75%发放;(基金支付)  (五)、五级伤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计算;(基金支付)  2、伤残津贴:每月按本人工资标准的70%发放;(基金支付)  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月发放伤残津贴;  4、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12个月计算  (六)、六级伤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4个月计算;(基金支付)  2、伤残津贴:每月按本人工资标准的60%发放;(基金支付)  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月发放伤残津贴;  4、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10个月计算.  (七)、七级伤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2个月计算;(基金支付)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15个月计算.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8个月计算.  (八)、八级伤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0个月计算;(基金支付)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12个月计算.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6个月计算.  (九)、九级伤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8个月计算;(基金支付)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9个月计算.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4个月计算.  (十)、十级伤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6个月计算;(基金支付)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6个月计算.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标准2个月计算.  五、生活护理费;  1、完全不能自理;每月按全市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50%支付;  2、大部分不能自理;每月按全市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40%支付;  3、部分不能自理;每月按全市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30%支付;
    2018.10.26 10:07:25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15851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误工费是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或者劳动而失去或减少的工作、劳动收入的赔偿费用。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如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对于受害人的收入,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则按照其平均收入计算。若受害人无法证明其平均收入,可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对于实际支出的费用和误工损失,按照差额据实赔偿。《解释》对误工费损失不设最高限额,但需注意,固定收入须有合法证明,且必须是受害人实际减少的收入。若受害人受到损害后,其供职单位未扣发或未全部扣发其收入,误工费应不赔或少赔。
    2018.11.16 07:10:45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96625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二、误工费赔偿标准  1、误工时间需要由治疗医疗机构出具相关证明来确定。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2、误工费需要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速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后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3、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或事故发生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4、误工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可以表述为: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X误工时间。
    2018.11.20 18:03:24
    点赞
  • 王锡宏律师
    服务地区:甘肃-兰州
    你好,根据实际工资水平及误工期限确定。
    2018.07.30 10:13:52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查看其他2位律师解答内容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工伤赔偿误工费计算方式
工伤赔偿误工费计算方式
工伤赔偿标准 17673
车祸后受伤者误工费赔偿标准是多少钱
车祸误工费赔偿标准依据受害者收入而定。对于固定收入人群,需提供收入证明和工资表;对于无固定收入人群,则需提供街道或乡镇政府的证明,并参照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进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广西南宁误工费赔偿标准
一、误工费的赔偿标准 1.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 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3. 受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祸后受伤者误工费赔偿标准是多少
关于车祸后的误工费赔偿,主要是根据受伤者的收入和误工时间来确定。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需要确定误工时间,这通常需要医疗机构的证明;其次,确定受伤者的收入状况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祸误工费怎么计算
车祸误工费怎么计算
交通事故误工费赔偿 16513
民法典误工费赔偿标准
针对误工费赔偿,其标准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对于拥有固定收入的人群,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对于无固定收入但能证明近三年平均收入的情况,则按照此标准计算;若无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祸误工费赔偿标准法律规定
车祸后的误工费赔偿是根据受害人的收入状况来确定的。如果受害人有固定工作,那么就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来计算;如果没有固定工作,就按照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者参考相同行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营养费误工费赔偿标准
误工费和营养费的赔偿标准因每个具体案件而异。误工费的计算通常基于受害人的实际收入减少情况,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没有固定收入的则参考最近三年的平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人误工费标准
工人误工费标准
误工费 530
上海误工费赔偿标准多少钱一天
法律分析: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计算。 1. 误工时间:以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出院诊断证明上写明的休息时间或者鉴定机构的鉴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误工费怎么算
误工费怎么算
交通事故赔偿 5555
车祸交通事故误工费赔偿标准
车祸事故中的误工费赔偿是根据误工时间和受害人的收入状况来确定的。固定收入人群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可参考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当地同行业平均收入。为保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海口误工费赔偿标准
一、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是什么 1.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2.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3. 受害人无固定收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祸后误工费赔偿标准究竟如何
车祸后的误工费赔偿标准因情况而异。对于具有固定收入的人群,需要提供收入证明和误工时长,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对于无固定收入但能证明近三年平均收入的人群,也将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赵红生律师
近期帮助 43599 人
你好,离婚对方不给抚养费
刚刚
上海择平律师
近期帮助 6491 人
买车已经3年才发现新车被改过里程数
36秒前
赵红生律师
近期帮助 43599 人
网贷逾期能处理吗?
50秒前
李德彬律师
近期帮助 6199 人
18岁生日当天可以去开房吗
1分钟前
天津东方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9195 人
我有一个朋友被他人骗了一张银行卡和手机卡但是他没有从中获利也没有帮助转账这样会被判刑吗
4分钟前
赵红生律师
近期帮助 43599 人
就是我昨天签订了一个培训机构的合同,但今天我因一些事需要解除合同,而且我还未学课时,这样我可以解约吗
4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9221 人
办理银行卡但是手机卡是副卡该怎么办理
4分钟前
鑫超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24155 人
没有签劳动合同也没有交社保并9月份开始签劳动合同我能要求补交之前的社保吗或者能要赔偿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