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的一个朋友想辞职,并且没有于所在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在提交过辞职报告后,立刻有人

更新时间:2018-10-04 22:52:56
问题描述:
现在我的一个朋友想辞职,并且没有于所在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在提交过辞职报告后,立刻有人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张皓律师
    服务地区:山东-济宁 139-6374-3380
    咨询我
    可以提交辞职报告,后经公司安排即可
    2018.06.28 09:36:25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78453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不签合同的法律后果如下:  虽然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从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看,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则面临着以下风险:  (1)双倍工资的惩罚  如果用人单位超过1个月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两倍的工资。(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曾经规定如不签合同,用人单位除支付工资外,还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3倍补偿劳动者。)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还面临一个信用风险,即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原达成口头协议,不用签订劳动合同,但如果用人单位最终没有满足劳动者的一定的需求,劳动者可以随时向劳动部门举报,而要求支付两倍工资,所以企业为了减少经营成本和风险也应签订劳动合同。  (2)认定无固定期限合同关系成立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超过一年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概念就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曾经有人将不定期合同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混淆,认为既然是无固定期限,则可以随时通知终止合同,这是错误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在劳动者在达到退休年龄钱可以在用人单位工作的长期合同,因此其也是有期限的,只是不便于统一而已;当然即使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不是捧上铁饭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是时间上是不双方再约定,其他问题也是需要双方约定的,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用人单位一样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成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则如果劳动者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形,那么用人单位便不能随意解除合同,因此用人单位降低了劳动者的可选择的性,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便可能出现物可用之人或为发展另聘人才而闲置前任的情形,造成人员与资源的浪费。  另外,有一些用人单位打着试用的旗号,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支付较低的工资,而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将试用者赶走,以达到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目的。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组成部分,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用工关系成立,则劳动关系便建立,则应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用人单位便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如果有关用人单位存在上述情形,且双方没有约定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如果没有集体合同的,其可以按照同工同酬的标准要求;如果虽有约定的,但约定偏低的(低于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低于约定工资的80%的,低于最低工资的),可以视为没有约定,劳动者可以按照前述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如果用工期限超过一个月的,则可按照前面两款提到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的并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2018.07.25 13:35:58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36177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就一种,就是书面按照《劳动合同法》第16~17条规定来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2018.09.21 07:35:22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32286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没有签劳动合同辞职,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满六个月不到一年的按一个月计算,未满六个月的按照半个月计算)。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从劳动者入职的第二个月开始,按照月工资标准的两倍计算(计算时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支付时需减去期间公司已支付的工资。
    另外,还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主张公司为自己补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社会保险费。
    2018.10.04 22:52:56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公司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我辞职不批,我现在想马上辞职并要求支
您好,首先您要证明您是该单位的职工。然后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您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您支付经济补偿: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
全部10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已经提交辞职报告,什么时候可以走
没有签订合同的,提前30天辞职,工资可以拿到。如果不给就申请劳动仲裁,让他给双倍工资。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本人为离职员工,原公司涉嫌违法
法律分析:需要看情况,劳动者遇到劳动纠纷的情况下,显然是可以报警处理的,但如果不涉及到违法犯罪是的话,是不受理的。出现劳动纠纷的时候,当事人报警警察是不会受理的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搬迁员工离职算非意愿离职吗
公司搬迁员工可离职,若因搬迁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应协商,协商不成可解除合同。具体操作包括:1. 提前通知或支付补偿后解除合同;2. 协商调整工作内容或地点;3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不允许我离开前休年假。我该怎么办?
对于休息休假是否有福利待遇这一问题,根据法律的规定,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的,是有工资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与离职证明的区别
两者主体和提出时机不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证明劳动关系已解除。离职证明,劳动者提前通知单位离职意向,通常提前30日提出,是离职的预先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打暑假工签了劳动合同毕业后还算应届生吗
你好,这边是否有缴纳社保呢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员工已约定好离职,又不来办理离职手续,这个怎么处理
对员工约定离职却不来办理手续的情况,常见处理方式有:书面通知员工限期回岗、达到辞退标准时解除劳动关系。选择时需考虑员工行为严重程度及对公司影响,合理选择,以维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刚去上班两周,没有签合同,有一个塑料袋里面装了茶饼,但是外观就是塑料袋里面有卫生纸,要赔钱吗
可能需要赔偿。如合同约定了赔偿条款,则按约定赔偿。如合同无约定,需评估双方过错,可能分摊损失。务必及时与公司沟通,明确责任,避免纠纷升级。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2999 人
我的发型不过关老师有权利以此理由不让我去上学吗
5分钟前
张挺律师
近期帮助 481 人
还是我孙子被他妈妈整天挨打骂,什么事都要听他的,孩子现在无法正常生活了
6分钟前
张挺律师
近期帮助 481 人
被对方传染梅毒但是在自己不清楚的情况下时间过去了一年多可以追究他吗?
7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2999 人
游戏代练被毁号商家不负责任逃避问题
8分钟前
邵嘉澍律师
近期帮助 9459 人
你好,我和我老公没有离婚,要是小三怀孕了算什么
10分钟前
邵嘉澍律师
近期帮助 9459 人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彩礼退还
15分钟前
邵嘉澍律师
近期帮助 9459 人
你好,我想咨询离婚抚养权的问题
19分钟前
张春利律师
近期帮助 6478 人
同城约炮被要求做任务,给主播刷人气返现被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