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儿童的法律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3-07-26 17:44: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为保护儿童的合法利益,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包括《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和《收养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有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法律,以及大量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

  宪法规定:“禁止虐待儿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禁止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虐待儿童,对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经教育不改的,可以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另行确定监护人。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1条的规定,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青团、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居委会、村委会请求保护。被请求的上述部门和组织都应当接受,根据情况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先采取救助措施。

  《婚姻法》第43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刑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保护未成年人有哪些法律
保护未成年的法律有如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他法律中,比如《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等等,都有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条款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您好,即为未成年人保护法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在我国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未成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希望,因此对于未成年的保护是非常注重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未成年保护的法律。我国现行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主要有
我国保护儿童的法律有哪些
你好,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很多
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法律有哪些
保护未成年的法律有如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他法律中,比如《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等等,都有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条款
专门保护儿童的法律有哪些
保护未成年的法律有如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他法律中,比如《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等等,都有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条款
关于儿童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您好,请明确你的法律问题
保护儿童法律有哪些,就是十多个人打一个小孩,有什么相关的法律保护吗?
报警,受伤严重的构成轻伤及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或其他罪。也可追究打人者赔偿责任。
17岁的孩子被大人殴打,该怎么办?
孩子权益遭到侵害的维权方式如下: (1)把侵害事件告诉亲友邻居,一是能劝说施暴者,二是起警戒作用。 (2)向当地民政部门求助,可获得法律服务、医疗救治等人文关怀。 (3)紧急情况可以拨打“110”报警。 (4)在受到侵害时,应当注意人证、物证、鉴定结论的收集和保存,以备将来追究对方责任或者诉讼时获取有利地位。
我家孩子15岁,现在在医院里,怎么处理他俩呢
孩子权益遭到侵害的维权方式如下: (1)把侵害事件告诉亲友邻居,一是能劝说施暴者,二是起警戒作用。 (2)向当地民政部门求助,可获得法律服务、医疗救治等人文关怀。 (3)紧急情况可以拨打“110”报警。 (4)在受到侵害时,应当注意人证、物证、鉴定结论的收集和保存,以备将来追究对方责任或者诉讼时获取有利地位。
孩子14岁,这样被打的孩子会留案底吗?会影响他的以后吗?
儿童权益遭到侵害的维权方式如下: (1)把侵害事件告诉亲友邻居,一是能劝说施暴者,二是起警戒作用。 (2)向当地民政部门求助,可获得法律服务、医疗救治等人文关怀。 (3)紧急情况可以拨打“110”报警。 (4)在受到侵害时,应当注意人证、物证、鉴定结论的收集和保存,以备将来追究对方责任或者诉讼时获取有利地位。
大家都在问
  • 261人咨询过
  • 134人咨询过
  • 486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