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3-06-08 16:45: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劳动仲裁管辖争议是劳动争议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广东省的一些规定,本地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地域管辖

  又称地区管辖,以行政区域作为确定劳动仲裁管辖范围的标准。地域管辖又分为三种:

  1、一般地域管辖。指按照发生劳动争议的行政区域确定案件的管辖,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2、特殊地域管辖。指法律法规特别规定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由某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如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

  3、专属管辖。指法律法规规定某类劳动争议只能由特定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如在我国境内履行于国(境)外劳动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只能由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管辖;又如,一些地方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由设区的市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

  二、级别管辖

  指各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的分工和权限。一般分为:区(县)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本区内普通劳动争议;市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外商投资企业或本市重大劳动争议。

  三、移送管辖

  指劳动仲裁委员会件受理的自己无管辖权的或不便于管辖的劳动争议案件,移送有权或便于审理此案的劳动委员会。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规定,区(县)级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将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报送上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处理。

  四、指定管辖

  指两个劳动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的管辖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报送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由上级部门指定管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争议仲裁可以约定管辖吗
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机构均有管辖权。法律并没有赋予当事人协商选择的权利,因此管辖权地不能私下约定。
劳动争议仲裁
需要根据案件的情况,才能分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管辖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确定各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明确当事人应当到哪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由哪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法律制度
劳动争议经过仲裁的管辖地
当事人对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管辖地包括: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实际工作地点的,可就近选择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即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劳动者无证据证明的应选择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即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劳动争议仲裁的主体是什么
劳动仲裁的执法主体是依照国家劳动立法建立的特定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仲裁 执行 管辖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持裁决书向被执行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请问劳动争议仲裁的步骤是什么哎
这个就要看你自己懂不懂了,如果不懂还是委托律师处理好些
什么是劳动仲裁
你好,委托律师是需要交律师费的
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扣除了工资
实际中,被单位扣工资,如果是劳动者因自身问题耽误工作,适当扣除部分工资是合法的,当然,不同公司会有不同的规定。
企业裁员最多赔偿几个月工资
企业裁员赔偿依据员工工作年限定。具体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但超六个月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员工月工资高于当地标准三倍,则按三倍支付,最高不超十二年。
经济性裁员通常避免裁减哪些人员
经济性裁员需慎重考虑留用人员。应优先保留长期服务员工,保持企业稳定;其次,考虑留用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员工,减少未来用工风险;最后,关注家中有老弱病残需扶养员工,体现企业人文关怀。
老板不办厂了,员工有赔偿吗?
有赔偿。工厂倒闭时,老板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注意保留证据,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身权益。
没给单位造成损失,现在单位要对我进行考核,实施经济处罚扣工资。这样的处理结果合法吗?这样申诉?
单位处罚不合法。处理方式:1.留存罚单等证据;2.向劳动局投诉;3.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式。
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申请,班长不同意怎么办
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申请是法定权利,班长不同意不影响离职。如公司不配合,可选择提起劳动仲裁或咨询律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处理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保自身权益得到
企业在没有停工停产情况下,给员工放假,逼迫员工自动离职行为,合法不?
你好,为了方便更好的给你解答问题和诉求,请再简单说一下具体案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