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抚恤金有多少

更新时间:2013-05-30 17:20: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工伤抚恤金有多少,有哪些保险待遇,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职工因工死亡,应按照以下规定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伤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六个月的标准发给。

  (二) 供养亲属抚恤金发给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死者的亲属。其标准为:配偶每月按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四十发给,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百分之三十发给,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加发百分之十。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本人工资。供养亲属的范围和条件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供养亲属失去供养条件时不再享受该项抚恤金。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四十八个月至六十个月的金额,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符合规定享受伤残抚恤金期间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全额标准的百分之五十发给。

  工伤伤残抚恤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一定比例每年调整一次。

  领取伤残抚恤金的职工和因工死亡职工遗属,本人自愿一次性领取待遇的,可以一次性计发有关待遇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具体计发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员工工伤单位要赔偿哪些费用

  除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1) 工伤医疗费;(2)辅助器具配置费;(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4)伤残津贴;(5)生活护理费;(6)丧葬补助金;(7)供养亲属抚恤金;(8)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9)康复性治疗费用;(10)工伤住院治疗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的交通费、食宿费等等;(1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2)劳动能力鉴定费外,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工伤的职工一定的补偿金:

  (1)工伤住院伙食补助、外地就医交通费及食宿费:住院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经批准转诊转院去外地就医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由职工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2)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由用人单位派人护理,所需陪护费用由用人单位按协议支付。

  (3)伤残津贴:伤残等级为五级和六级且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本人工资的70%和60%的伤残津贴。

  (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等级为五至十级且与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关系时该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另外,如果用人单位应当参加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在此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工作期间非工伤死亡,抚恤金能有多少
您好,具体金额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工伤死亡家属可享受的抚恤金是多少?工伤死亡抚恤金标准是怎样的?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因工死亡的可以得到大约50-60万的赔偿,父年满60,母年满55且无生活来源的可按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直至二老去世,有子女的也可按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直至其年满18周岁。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在上海企业退休的老人,户口在外地,去世后丧葬费有些什么内容,遗属抚恤金有多少恤金有多少?
1、各地退休人员丧葬费, 抚恤金标准 不一样,但一般来说丧葬费是定额给付。 2、抚恤金依据当事人去世当月养老金标准结合当地规定的抚恤金,计发月数综合计算。 3、企业在职职工的退休人员,因病或因非工死亡的待遇,丧葬补助费和直系亲属的一次性救济费,一次性发给。 4、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每人每月按当地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以及物价补贴之和发给。 5、供养直系亲属孤身一人的,每月领取的生活救济费用按当地城镇企业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200%发给。
离休干部死后 丧葬费是多少不是抚恤金
从2009年1月1日起,企业离休干部死亡丧葬补助费标准由现行的400元调整为按上年单位所在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原行业统筹单位按全省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计发。
您好!请问病故东莞离休干部抚恤金有多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照以下标准执行:烈士为本人生前8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人死后国家给多少丧葬费,有单位给多少丧葬费?没单位给多少丧葬费
上海退休工人的丧葬费具体可参照以下规定: (1)丧葬补助金:标准为2个月的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按本人死亡前的月基本养老金确定。其中:供养1人者,为6个月;供养2人者,为9个月;供养3人及以上者,为12个月等等。
企业职工死亡后发多少抚恤金
按规定,员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儿子意外工伤死亡,65岁母亲有多少抚恤金
看本人工资,从几万到十多万不等
我在厂里上班一个月都没有下过早班这个厂属于违法吗
是违法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制度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十六周岁以下可以打工吗
十六周岁可以打工。我国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若非法招用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六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60年代单位精减的人员有丧葬费吗?
法律分析:职工丧葬费由原工作单位支付。丧葬费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障人士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由原工作单位支付。丧葬费数额一般是该企业全部职工3个月的平均工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时,所办理丧事的有关费用支出,不论职工级别,按规定的数额一次发给,由家属掌握包干使用。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专升本成功但签了劳动合同会影响应届毕业生吗?
针对不同情况,专升本成功后签劳动合同的具体操作如下:1.若专升本后仍需继续学习,且劳动合同不影响学业,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工作时间或工作内容,确保学业不受影响。
我是1987年参加工作的1990年12月才批合同工,之前的工作能认定工作年限吗?
针对您的工作年限认定问题,常见处理方式包括:1)与用人单位协商确认;2)查询当年的劳动合同、工资条等相关证明材料;3)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申请确认。具体选择哪种
你好!请问听力不太好,可以应聘叉车工作吗?
在应聘叉车工作时,如听力不太好,应首先确认该职位是否有特定的听力要求。若无明确要求,但担心听力影响工作安全,可尝试使用助听器等辅助设备。同时,与雇主沟通,说明情
我还没辞职但是想去新公司试一试会不会违法啊
在未辞职的情况下考虑新工作,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先与现公司沟通,协商可能的离职日期,确保双方权益;二是谨慎选择新工作,避免与现公司产生直接竞争或冲突。选择处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