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产假与法定假日重合能否延长产假

更新时间:2013-05-16 10:17: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产假是女职工在怀孕待产或生产期间,停止工作,工资照发的一种带薪假。我国《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的产假不能少于90天”,只对女职工产假的期限作出了最低限制,但并没有上限的限制。实践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往往都会根据我国提倡晚婚晚育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符合政策的女职工给予奖励性的产假,女职工实际享有到的产假可能高于90天。

  女职工的产假是为了保证女职工恢复身体健康的,其休产假的时间应根据实际分娩的时间确定,不能提前或延后,因此,一般情况下,产假与法定假日重合的,不能延长产假,但女教师的寒暑假与产假重合的,能否延长,由主管部门规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婚假和产假包括休息日和法定假日吗?
我国对产假等假期没有明确规定包含法定节假日,按照相关的理解,病假、婚假、产假都是阶段性的假期,按自然天数计算,是以“天”为请假单位而不是以“工作日”为请假单位,因此这些假期通常是包含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所以说,产假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
女职工的产假包括国家法定假日。
我国对产假等假期没有明确规定包含法定节假日,按照相关的理解,病假、婚假、产假都是阶段性的假期,按自然天数计算,是以“天”为请假单位而不是以“工作日”为请假单位,因此这些假期通常是包含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所以说,产假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
女职工产假遇法定节假日
产假包括法定节假日。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女职工产假遇节假日顺延吗
产假结束日为法定节假日的,可以顺延
女职工产假遇双休或节假日顺延吗
产假遇法定节假日是否可顺延,法律并无明确规定。产假与法定假日重合是不可以顺延补休法定假的,一般产假90天,已经包含了其中的法定节假日。在实务中,产假通常按自然天数计算,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均包含在内。 另外的晚育假是顺延的
产假和年假同一时间,可以延长假期吗
年假和产假能同时休。年假是对于所以满一年以上的员工所享有的假期,产假是对于女职工在怀孕生产期间所享有的一种特殊假期。对怀孕女职工而言,不能因为享受了年假而不能享受产假,也不能因为年假而影响了产假。<br/>
休产假超了法定产假期间工资怎么算
产假期间工资怎么计算:1、如果你没有参加生育保险,那么你的产假工资,按照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2、如果你已经参加生育保险,那么你在产假期间可享受生育津贴,这也就是你的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教师年度考核会不合格吗
从法律角度,针对不同情况,教师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处理方式具体操作如下:1. 轻微问题:如教学准备不足,可给予书面警告,并要求限时整改,同时记录在个人档案中。2. 中等问题:如教学质量下滑,除警告外,可适当扣减绩效奖金,并安排培训以提升教学能力。3. 严重问题:如违反师德师风,造成恶劣影响,可考虑岗位调整,将其调离教学岗位;若问题持续且不改,可依据合同或学校规定启动解聘程序,确保合法合规。在整个过程中,应确保教师有申诉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
在蜜雪冰城工作已满两个月,能直接辞职吗?
可以辞职。操作如下:1.向单位提交书面辞职申请;2.与主管或人事协商离职日期及交接细节;3.按约定完成工作交接;4.索要离职证明,并确保工资结清及社保转移。
事业单位教师编辞职流程
事业单位教师辞职常见方式为书面通知并交接。选择时,应确保提前时间符合规定,交接清晰,并跟进证明文件及手续转移。
幼师带兴趣班离职可以吗
幼师离职需按规定。具体操作:1. 提前30天向单位提交书面离职申请;2. 等待教育局人事科将名单提交局长办公会议讨论;3. 经同意后,到单位办理辞职、工作移交等手续;4. 确保离职过程符合《劳动合同法》等规定,避免纠纷。
求助,如果我在浙江东阳市地区,请教一下,身份证的年龄与招聘档案的年龄不一致,退休以哪个年龄为准?
具体操作:1.若选择以档案年龄为准办理退休,需向社保局提交个人档案及身份证等相关材料,说明档案中记载的年龄与身份证不一致的情况,并申请按照档案年龄办理退休。2.
我母亲在超市上班但是每天都不按时下班怎么解决
解决超时工作问题,可投诉劳动监察或申请劳动仲裁。建议先与单位沟通,无果后再选择法律途径,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求帮助,如果我在东阳,想咨询一下,获地市级五一劳动奖状者退休有待遇?
处理方式:从法律角度,处理此类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查阅相关政策文件,了解荣誉与退休待遇的具体关联;二是向当地人社部门咨询,获取官方解答。选择建议:首先尝试
假如目前在江苏省江阴市,咨询一下,通过身份证号码,如何知道现在在何处上班?
常见处理方式:从法律角度看,查询他人工作地点信息需遵循合法合规原则。常见方式包括:1)通过正式渠道向相关单位或个人申请信息;2)在涉及法律诉讼或调查时,由司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