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是否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更新时间:2013-05-16 10:05: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判定是否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如下:

  一、未撤销之前的注册商标均应受到保护;

  二、准确判定近似商标;

  三、正确判断类似商品;

  四、不以商品质量的优劣作为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标准;

  五、商标注册人的违法使用不影响对商标侵权的认定;

  七、综合衡量其他因素。

  在商标侵权案件认定过程中,除上述需要把握的因素外,还有可能涉及其他因素,如商标的知名度、显著性、具体使用方式、主观过错程度及商品的零部件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等。由于个案涉及的其他因素不一致,对商标侵权的认定也会不一致。就商标的知名度而论,即使是驰名商标,也有知名度高低的区别。一般来说,知名度越高,受保护的范围就越宽,他人擅自使用时被认定为商标侵权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认定商标侵权的行为为违法?
商标侵权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你问的是不是是否构成商标侵权行为,根据商标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如何认定商标侵权行为?什么是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商标侵权行为一般是如何认定的?
商标侵权行为认定如下: 1、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商标权的民事违法行为; 2、造成了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事实;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认定
对于商标侵权,首先,要注意对证据的收集。因为只有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才有利行政执法机关或司法审判机关对某一行为是否是侵权行为尽快的加以认定。因此证据是影响案件办理的前提条件。
如何认定商标侵权行为?商标侵权行为要如何来认定?
未经商标权人许可,擅自注册相同或容易混淆的商标;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擅自商标更换再投入市场的;故意帮助他人侵犯商标专用权的。
是否属于侵权
判断是否侵权,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看,建议您咨询相关律师为您解答。
网店不是自己经营的,现在被起诉侵犯商标怎么办?
假如发现不知情情况下侵害他人商标,立即停止侵权行为,采取补救措施,积极和解;如已被起诉,马上委托律师进行应诉和反诉准备。
我开了一家超市,告诉我侵犯了商标权,现在我该怎么办?
商标被侵权后的处理:要看具体侵权行为了,可以到案发地工商局或权利人所在县级以上工商局进行投诉,或者通过人民法院起诉。通过工商局行政处理商标侵权效率高,可以短时间制止对方侵权。通过人民法院是可以追诉自己受侵害的商业利益,进行索赔。
你好,我的商标2028年到期现在需要交续费吗
商标到期前需办理续展。具体操作为:1. 提前12个月内到商标局办理续展手续。2. 错过时间可在到期后半年的宽展期内办理,但费用增加。3. 宽展期后仍未办理,商标将被注销。
商标侵权怎么投诉
商标侵权可投诉或起诉。投诉需向工商部门提交投诉书、相关证件及侵权证据。若证据充分且侵权严重,可直接向法院起诉,申请采取停止侵权和财产保全措施。
关于注册商标
如果商标被他人抢注,您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在此过程中,您需要准备相关证据,证明自己是该商标的真
我注册了一个商标,注册时的注册商标的名字和我个体工商户的名称不符,我现在想把营业执照名字改为和注册的
常见的处理方式是申请变更营业执照名称。您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如《个体工商户名称变更预先核准申请书》、经营者身份证复印件等,并提交至工商局进行办理。选择此方式可确保
就是说我在小乡镇上开一个小店需要注册商标吗?
个人注册商标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商标本身的条件,商标具有显着的特征,易于识别,不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禁止使用或禁止注册的标志,也不得与他人先取得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