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确认能否适用诉讼时效

更新时间:2022-09-27 09:40: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股权确认,通俗来讲,就是股东资格的确认,对于因股权确认引起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能适用诉讼时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股权确认能否适用诉讼时效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股权确认能否适用诉讼时效

  股权确认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当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二、股权确认纠纷该如何应对

  股权确认纠纷的应对方式:

  1.协商,当事人可以先就纠纷进行协商处理;

  2.调解,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调解;

  3.仲裁合同约定了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4.诉讼,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处理,符合条件的,人民法院必须受理。

  三、股权确认纠纷的类型

  关于股东股权确认纠纷的类型包括:

  1.股东与股东之间因出资、转让而产生的股权确认纠纷;

  2.股东与公司之间的股权确认纠纷;

  3.股东与其他人因转让而产生的股权确认纠纷;

  4.股权确认纠纷的其他类型。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股权确认能否适用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诉讼时效已过,故拒绝还款。②能否发生诉讼时效中止?则最终时效届满时间?
这里确实涉及时效的问题,但是诉讼的时候才涉及诉讼时效,不诉讼就不涉及,债务人计算诉讼时效的说法不正确,但有很多解决办法。
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诉讼时效的适用条件是必须有请求权,且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还要注意的是,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物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物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也不适用于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和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即胜诉权利归于消灭。
合同无效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合同无效纠纷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规定是三年,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确认合同无效不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适用仅限于请求权。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债权请求权
一般来说,以下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1)基于储蓄关系而产生的请求权; (2)合伙财产及收益的分配请求权; (3)未成年人的抚养费及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占有物返还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而不当得利产生的纠纷也属于民事纠纷,也适用民事诉讼时效,因此为三年。<br/>
请问确认股权转让协议无效受诉讼时效限制吗
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计算,有诉讼时效限制。
你好,我想问一下技术股如何分红,占公司技术股的15%
一般地说来,股东分红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上市公司当年利润派发现金;    2、以公司当年利润派发新股;    3、以公司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
你好,我询股权纠纷,关于我和另一个股东的利益纠纷
发生股权争议也是民事纠纷的一种,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既然是民事纠纷,解决途径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 和解。即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是民事纠纷的主体,他们对争议的事项享有充分的处分权能。 (二)调解。在我国现阶段的调解制度,主要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这被西方人士成为“东方经验”,除此之外,还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公民之间的调解等。 (三)仲裁。所谓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法对民事纠纷居中审理并制作一定法律文书平息冲突的方法。 (四)诉讼。诉讼即老百姓所讲的“打官司”。
没有出资的股东 用出资偿还股份比例的债务吗
股东出资是指股东(包括发起人和认股人)在公司设立或者增加资本时,为取得股份或股权,根据协议的约定以及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向公司交付财产或履行其他给付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