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关系的认定方法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0-12-20 17:46: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男女之间未登记结婚而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生活,这就构成了两种法律后果,要么属于符合我国事实婚姻构成的条件,要么属于事实婚姻的;一种即只能是一种同居关系。那么,同居关系的认定方法是什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一、同居关系的认定方法是什么

  同居关系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一是同居关系不是基于合法婚姻而产生的,它具有违法性;

  二是同居关系发生在无配偶的男女之间,同性之间发生的同居关系;

  三是同居双方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

  二、同居关系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1、对于单纯的解除同居关系纠纷,人民法院按规定一律不予受理。同居关系双方都是未婚的男女,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是其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选择,虽然不鼓励,但也并未明文禁止。所以,此类同居关系的存在与解除,法律既不干涉也不支持。

  2、当事人请求解除属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所形成的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所形成的同居关系,是被法律所明文禁止的行为。这种同居关系,与一般未婚同居关系的性质不同,当事人请求解除此类同居关系时,人民法院必须受理,并依法解除。

  3、对于因同居关系产生的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纠纷诉至法院的,人民法院要依法受理。

  4、对事实婚姻,人民法院应将它与合法婚姻关系一样对待。不论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长短,也不论双方共同生活初期或者某个阶段中可能还不符合婚姻关系的实质要件,但只要在《结婚登记管理条例》实施这一天之前具备了结婚实质要件的,都认定为事实婚姻。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五十四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综上所述,同居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类似婚姻又不是婚姻。同居关系由于双方是否单身或是否有法定配偶,还牵涉到重婚、非法同居等行为,这一旦经法律认定,将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到底,同居关系的认定方法是什么?以上仅供参考,还需要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去认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怎样认定同居关系
认定同居关系:一般情况下,自行共同生活的人员,即可确认构成同居关系。且未依法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1994年2月1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条 未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诉讼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依据本解释第三条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婚姻,当事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以外,按共同共有处理。
同居关系的认定的法律依据
同居关系的认定:未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办理婚姻登记而已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即为同居关系。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男女双方是否具有建立夫妻关系的目的及一起居住的事实;物质上相互的经济帮助;有持续、稳定的同居时间,一般应为6个月以上;有供同居生活的公开或隐秘的场所;对外以夫妻身份相称,且周围的人也认为是夫妻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同居关系析产纠纷什么意思
具体是什么方面的纠纷
同居关系如何解除
同居关系如何解除
同居关系析产
同居的关系,同居金钱关系怎么处理
协商处理 协商不成可以起诉
和男朋友同居?如何认定同居关系?
您好,原则上如果双方未婚同居不属于违法,如一方已婚,可能构成非法同居,可以详述具体情况
你好,摩托车强制报废没买保险被抓罚款没交怎么办?
您好,您可以让行政部门出具一份处罚通知书,然后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可以直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