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应该如何处罚

更新时间:2020-09-21 16:47: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现在社会上不停的出现电信诈骗等新闻,大家在预防电信诈骗的同时也应该了解,电信诈骗在法律上是怎样认定和处罚的了,可能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电信诈骗如何处罚的规定

  最高法院2011年4月7日对外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解释,电信诈骗行为将受到从严惩处。这一司法解释将于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解释明确了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诈骗犯罪的发案形势,将最低入罪门槛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为3000元。根据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3万元至1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解释将电信诈骗行为规定为可酌情从严惩处的情节,规定了5种情形酌情从严惩处: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解释规定,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或者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以及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解释还规定,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另外解释也明确了可予从宽处罚的情形,规定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请问如何处理电信诈骗,谢谢
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对方诈骗呢
电信诈骗1万元以上,处罚结果如何?
您好,您这边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电信诈骗小XX被抓了怎么处罚
行为人因电信诈骗行为被抓的,会被判处的刑事处罚需要根据具体犯罪情节进行决定,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请问电信诈骗没有金额会得到怎样的处罚
涉嫌构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被电信诈骗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电信诈骗应该尽快报案
被电信诈骗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您好,建议及时报警,网络诈骗的手法多种多样,凡是涉及到金钱需要谨慎处理。
盗窃罪对方谅解有什么后果
盗窃罪对方谅解后,处理需综合考虑。如犯罪情节轻微,退赔及时,取得谅解,可争取不起诉或缓刑。若情节严重,即使谅解,也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理。
开庭多久才能拿到判决书?
法院开庭后多久出判决书,并没有法律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想问下律师,聚众淫乱有一人只认了,笔录啥都认了,另外一个人零口供,别人就不知道了,这该怎么办
聚众淫乱须依法处理。如一人认罪,可依据其供述追查其他涉案人员;若另一人零口供,可通过其他证据如现场勘查、视频监控等佐证。同时,对涉案人员进行法律教育,促使其认识
未满16岁青少年群众赌博会怎么处罚
未满16岁青少年赌博,如情节轻微,通常进行治安管理处罚。如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则需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赌博金额、次数等因素综合判断。
孩子偷家里钱和同学一起花
除了报警,家长还可以选择与孩子沟通,了解其动机和需求;同时加强家庭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处理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既要教育孩子,又要保护其身心健康。
15岁盗窃,16岁才抓到他,会判多久
你好,你是可以说一下你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