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案件

更新时间:2019-11-21 10:27: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在南方沿海城市,有许多外出打工的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他们属于弱势全体,周末、夜晚加班没有补偿,工资被克扣等权益受损的情况也不时会发生。劳动者付出劳动,当然有权获取相应的报酬,用人单位恶意损害其合法权益时更需要通过各类途径弥补损失。那么,劳动争议案例有哪些呢?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开除员工不合法,补偿金双倍赔

  【基本案情】2009年4月,山顶机电公司以员工王中华不满工作安排,给其他员工造成不良影响为由,将王中华辞退。王中华遂起诉要求山顶机电公司支付解除合同二倍赔偿金。法院审理认为,山顶机电公司未对辞退王中华所依据的事实及正当性进行举证证明,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判决山顶机电公司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支付王中华赔偿金6800元。

  【法官点评】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要双倍赔偿。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作出开除决定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对违反制度的严重性、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的合法性以及是否公示、告知等进行举证。

  矿工离职未体检,原有煤矿要担责

  【基本案情】李发荣在永隆煤矿工作至2002年10月退休。退休时,永隆煤矿未安排李发荣体检。2009年3月19日,李发荣被诊断为一期尘肺,后被认定为工伤,经鉴定为伤残四级。李发荣遂诉至法院,要求永隆煤矿支付医药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护理费等工伤保险待遇。法院审理认为,永隆煤矿未按照法律规定在李发荣离职前为其安排健康体检,不能证明李发荣的尘肺病为离职后所患,判决永隆煤矿承担相应的工伤赔付责任。

  【法官点评】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未履行法定义务的用工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失业保险未缴纳,造成损失应赔偿

  【基本案情】李蓉在华光药厂从事包装工作2年多时间里,药厂未给李蓉缴纳失业保险。解除劳动关系后,李蓉一直失业,李蓉所在社区居委会出具了相关证明。经过仲裁及诉讼,法院终审判决华光药厂支付李蓉失业保险待遇损失。

  【法官点评】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失业保险是法定义务,未缴纳失业保险,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赔偿。

  合同期满未续签,每月工资双倍付

  【基本案情】陈杰2004年6月应聘到重庆峰业公司工作,劳动合同期满后,峰业公司继续留用陈杰,但未与陈杰续签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后,陈杰诉至法院,要求峰业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期间的双倍工资。法院判决峰业公司支付陈杰7个月双倍工资差额22973元。

  【法官点评】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用人单位继续留用劳动者的,仍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集体合同提倡签,个人合同务必签

  【基本案情】2006年10月20日,锦程公司与公司工会代表签订为期三年的集体合同。2008年9月16日,刘凤到锦程公司从事包装工作,锦程公司未向刘凤出示该集体合同,也未与刘凤签订个人劳动合同。2010年3月10日,刘凤向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解除劳动关系,裁决锦成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11个月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13871元。经过仲裁和诉讼,法院终审判决支持了刘凤的该项请求。

  【法官点评】工会与用人单位已经签订的集体合同,在招聘新员工时应当向劳动者出示。个人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依据,集体合同是全体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的最低保障标准。用工单位不能以集体合同取代个人合同的签订。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劳动争议处理案例”的内容。综上所述,劳动者进行劳动维权的途径包括哪些呢?劳动纠纷在我国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纠纷,劳动者除了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调解之外,还可以请求劳动争议仲裁委会进行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劳动者可以提起诉讼。除此之外,劳动者可以进行监察举报投诉或者信访,保障自己的权益。如果您还有什么法律问题,请咨询我们找法网在线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基本概念
以下劳动争议是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的: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等等
劳动争议的案子必须先裁后诉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仲裁前置程序指提起诉讼前必须先仲裁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劳动争议
你好,请问具体劳动哪一方面问题
法院传票上的案件写成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是否已经确认不是劳动争议?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补偿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感觉单位也不行,走人换个单位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案件
请你详细表述,便于为你提供最全面的解答。详情咨询王律师
劳动争议案件
您好,建议您协商解决,协不成,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合同到期怎么离职,有没有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没有到期,劳动者就想要辞职的,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单位,在三十日届满后完成工作交接,由单位办理出具解约证明等手续。如果劳动者还在试用期的,提前三日通知单位辞职即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请问公司的挂靠车辆不服从公司的管理,该如何解除这种关系?
你好,如果没有合理合法的解除理由(证据),单位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试用期的约定最长不超过几个月,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试用期的约定需要符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例如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及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能够约定试用期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我在工厂干了几天发现不适和想要辞职但工厂以不满一月为由拒绝了,我给怎么办
您可以辞职。具体操作上,首先尝试与工厂沟通,表达辞职意愿和原因,保留沟通记录。若工厂拒绝,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提交相关证据。同时,可考虑申请劳动争议调解或仲
工作两年第一年没签订劳动合同第二年签了能去仲裁赔偿吗
您好,针对您的工作合同问题,具体操作如下:1)若选择协商,可与用人单位沟通,提出赔偿要求并达成和解协议;2)若投诉,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提交书面材料,说明情况并
职务期间为公司采购,因为金额少,所以一直没签合同,老板不给,会对我有影响吗
您好,针对您的情况,具体处理方式如下:1.若公司认可债务但暂时无力支付,可与供应商协商延期付款或分期付款,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2.若公司拒绝承认债务
我去面试对方收了我的钱
即使面试单位以培训费名义收取费用,也是不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包括培训费。如果面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