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与民法总则的联系

更新时间:2018-07-10 09:27: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民法总则是我国其他一些有关民事处罚的方式具有明确的规定,侵权责任法对于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责任人的处罚方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民法总则与侵权责任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找法网小编搜集了一些有关民法总则与侵权责任法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民法总则与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单行法的关系》

  民法总则是未来民法典的首要组成部分。按照全国人大公布的立法规划,民法典的立法构成中包括民法总则、合同编、物权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等,此种立法体系是在总则编的基础上对各项民事制度作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从而使得总则编和各分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民法总则与侵权责任制度的结构

  笔者认为,从“民法典”上述内在结构的构成体系来看,凡被纳入民法典分编的各单行法,在民法总则施行后至民法典颁行前均应属于民法总则的下位法,而不是民法总则的特别法。在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这三大民商事基本法中,只有公司法属于民法总则和未来民法典的特别法而不是下位法。

  民法总则的民事责任体系中包括了侵权责任制度,其中规定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责任形态均可适用于侵权责任纠纷中。而且,民法总则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应当注意的是,对该款规定的“合并适用”必须予以正确认知。笔者认为,该“合并适用”既包括不同民事责任类型的合并,如赔偿损失与排除妨害的合并适用;也包括数个同类民事责任的合并,诸如存在一个或多个侵权行为而产生数个“赔偿损失”责任的,此时的损失赔偿应当分别计算,合并适用,均应纳入侵权行为人的责任范畴之中。

  在适用侵权责任法和民法总则时,还应当注意到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七条中关于民事责任优先的制度规则。也即,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

  可见,因同一责任主体既需要承担行政(刑事)责任诸如罚款(财产刑),又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时,其合法财产中应当优先承担民事责任。民法总则的该项制度直接借鉴于我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的立法精神,即“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民法总则对刑法条款立法精神的移植,体现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体化特质,具有明显的“法的融合性适用”的立法特色,将保护受害人的立法价值观作了更高的提升。

  事实上,在民法总则之前,刑法第三十六条的立法精神不仅直接适用于刑事财产刑的执行中,而且已被侵权责任法第四条所援引。同时,被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中有关民事执行和行政执行制度所借鉴与适用。

  民法总则与侵权责任法使我国的两个基本的法律条文之一。在我国的民法总则中,对于侵权责任的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侵权责任法是包含在民法总则中的部分内容之一了。因为一些违法行为而对受害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话,需要对受害人进行赔偿。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您好,隐私侵权责任法
隐私权是指个人生活自由权、情报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以及个人隐私利用权。侵犯个人隐私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上述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还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损失赔偿也是侵权责任法吗?
损失赔偿不适用侵权责任法,因为侵权责任法已经失效,适用民法典。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此外,如果造成残疾,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死亡,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有关侵权责任法的法律咨询
你好,详细叙述案件情况分析的。
产品质量责任法承担责任
产品质量民事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经营承以及对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人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质量义务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产品质量责任法诉讼时效的问题
产品质量的诉讼时效是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法
侵权损害赔偿是指行为人因侵权而造成的他人财产、人身和精神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以给付金钱或实物为内容的民事责任方式。侵权损害赔偿是一种适用最为普通、经常的民事责任方式。
纯粹经济损失侵权.责任法名词解释
纯粹的经济损失如果是由于侵权导致的,一般算侵权行为。如果不是由于侵权导致的,则一般不算侵权行为。非因绝对权之侵害,而由其他原因致使的单纯经济上的不利益,是纯粹经济损失。
国际私法和国内民法的联系是什么
请说明具体的法律问题,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关系的总称
你好,摩托车强制报废没买保险被抓罚款没交怎么办?
您好,您可以让行政部门出具一份处罚通知书,然后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可以直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