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有哪些人?

更新时间:2018-07-06 17:07: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有哪些?哪些人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呢?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的人员?现在找法网小编将在下面的文章中为您具体的介绍关于挪用公款罪的主体的问题,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挪用公款罪的相关问题。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有哪些人?

  根据新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九十三条和有关规定,可成为挪用公款罪主体是下面几类人员:

  (一)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国家机关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建立起来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它包括各级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机关,以及各民主党派的管理机构。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指在以上这些机关中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务活动的人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国家干部和公务员。它不包括从事劳务性的人员,如国家机关中的门卫、炊事员、清洁工等勤杂人员和部队的战士。

  (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国有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国有公司之间参股联营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国有公司所控股的公司。国有企业是指国有公司以外的财产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工业、农业、交通业、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和第三产业。国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投资兴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广播、出版等事业单位,即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人民团体是指国家倡导而成立的有利于三个文明建设的群众组织,如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等组织。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指在这些机构中从事组织、领导、经营、管理或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它不包括临时工等编外人员。

  以上就是我们的法律中关于挪用公款罪的主体的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对您的疑问有所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偷税漏税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构成偷税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和过失。 2. 主体要件: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3. 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4. 客观要件: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具体处罚规定如下: 1.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扣缴义务人采取相应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同样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3. 对多次实施上述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4. 有上述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并缴纳滞纳金,且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挪用公款罪是什么行为,什么是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挪用公款罪主体可以是单位吗
要看其是否具有公务人员身份
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是?什么叫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是谁?
挪用公款罪是指公司在职人员利用职位的便利,盗用大量公款作为己用,这自然违反了国家的规定,同时损害了公司的经济利益。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款。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有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2、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 3、客观要件: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4、主观要件:直接故意
什么是挪用公款罪?我想问一下什么是挪用公款罪?以及这个罪名是怎么来量刑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涉嫌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非法经营罪是什么罪?包括哪些?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无犯罪记录包括哪些违法记录么
无犯罪记录证明咨询。具体操作:1.明确需求,如需就业、出国等;2.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查询或开具证明;3.核实证明内容,确保无误;4.如遇问题,及时咨询律师或法律
我刑满释放,为什么我要一个月给派出所打一次电话,汇报我一个月在做什么?
处理方式:从法律角度看,刑满释放人员定期向派出所报告的方式主要包括电话报告、书面报告或亲自到派出所报告等。选择方式时,应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便利性。如果居住地离派出所较远,可以选择电话报告;如果方便前往派出所,也可以选择亲自报告;书面报告则适用于那些能够详细记录自己活动情况的人员。
破门而入怎么判的
破门而入需依法处理。具体操作:1.若双方愿和解,可协商赔偿并签订和解协议;2.若和解不成,可寻求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调解;3.调解无果,则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审理
刑事诉讼发回重审可以有陪审员吗
发回重审无陪审员。操作:1.确认案件是否发回重审;2.若发回,确保合议庭全为法官;3.遵循法定程序重新审理;4.如有疑问,及时咨询律师,确保程序合法。
刑罚量刑计算标准
刑罚量刑常见处理方式包括确定法定刑、量刑起点、基准刑,再调节得拟宣告刑。选择时需严格依法,考虑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责任大小。
刑满释放后,是否还需进行强戒措施?
刑满释放后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若遇被害人或家属担忧报复,可采取保护措施,但需依法进行,不可擅自监管。选择方式时应考虑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
我如何找到拘留所并获取其电话?
无法直接获取拘留所电话。若您是辩护人,操作如下:1.准备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等证件;2.前往办案机关提交会见申请;3.经批准后,按安排会见在押人员。若您非辩护人,需通过合法途径联系办案机关了解相关情况。
坐牢期间睡懒觉是否被允许?
坐牢不能睡懒觉。具体处理:1.若发现睡懒觉,首先会被警告并扣分;2.多次违规可能面临更严厉的纪律处分;3.严重违规者,可能影响减刑或假释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