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协议和公司章程起冲突时该如何适用?

更新时间:2018-05-21 16:16: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合伙协议是指全体合伙人经过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伙企业的契约。公司章程则是公司发起股东制订的,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的,调整公司内部组织关系和经营行为的自治规则。那么,两者如果起冲突怎么办?找法网小编为您作出如下解答。

        一、合伙协议和公司章程的区别

  在法律上,合伙协议是指股东之间就要发起设立的一个组织,包括股权架构和相关的权利架构、出资等,是很初始的权利义务的约定,主要是公司用的协议;通俗理解意义上,合伙协议就是合伙人之间的一种游戏规则、权利义务的规范和约束。

  从法律上,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法,公司、股东、高管等的所有行为规范都必须遵守这个最高的规则。公司法的公司章程是有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不一定要签署股东协议,但是必须要有公司章程。公司章程的约束力比较广,对公司本身,对股东、监事、董事都具有约束力。工商局有要求必须用他们的范本,而且是不能更改的,因为他们审查起来比较麻烦。建议在设立公司章程的时候可以按照他们的范本,交上去以后再做一个章程修订案。

  合伙协议并不是一个必备的法律文件,要约定也可以,不要约定也不影响。不过我们建议公司还是要签股东协议,因为股东协议的内容和公司章程还是不一样的。

  关于约束力,合伙协议属于协议,就是协商,可以讨价还价,合同具有相对性原则。合伙协议的约束力相对比较窄,有参与才有约束,所以这是股东之间的一种任意性的合同,但不能约束协议外当事人。公司章程的约束力比较广,是法律必备的文件,公司章程可以约束公司的行为。

  合伙协议仅仅是合伙人之间的一种约束,但如果协议写得好,对合伙人之间而言,其重要性比公司章程还要重要。

        二、如果两者之间起冲突了要怎么办?

  先有合伙协议,再有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有备案的,在工商局可以对外查询。而合伙协议是内部协议,不可对外披露。

  a、如果合伙协议在前面,公司章程在后面,毋庸置疑,后面的肯定优先于前面的,因为有登记的协议的效力肯定优于没有登记的,有备案的优先使用。

  b、如果公司章程已经交上去了,后来又做了一个合伙协议,这种情况下按照生效时间前后来解决。

  建议公司要先有一份合伙框架协议,公司设立时,提交公司章程,然后股东之间再签一份正式合伙协议,这样就把合伙协议生效的时间后推了。约定如有冲突,效力会优先于公司章程,这是技术的处理。

  在公司成立之前,成立公司的股东之间通常会有口头或者书面的协议,对成立公司的事务作出约定。从法律的较多来说,书面协议要远胜于口头的协议,关键之处在于日后出现纠纷时的举证难度问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有合伙协议可供选择吗?
可以自己在百度上查询,律师无法免费提供协议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为防止投资协议与章程出现冲突,应当如何保障投资协议的法律效益?冲突时如何适用?
投资协议对于发起人的效力更高 对成立后的股东效力较低Q
个人与公司应该怎么签点合伙协议呀?
您好,要看合伙协议中的个人是否属于该公司的员工。
合伙公司章程就是协议吗
一般应该一致。 公司章程,具有对外公示效力;合伙协议,对合伙人内部有约束力
合伙协议与公司章程区别
一般应该一致。 公司章程,具有对外公示效力;合伙协议,对合伙人内部有约束力
私下签订的合伙协议和公司章程冲突
公司章程的效力认定,得看章程是否根据相关法律的规范和指导完成,公司章程一经生效,即发生法律约束力。公司章程的社团规章特性,决定了公司章程的效力及于公司及股东成员,同时对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合伙协议与公司章程的区别
一般应该一致。 公司章程,具有对外公示效力;合伙协议,对合伙人内部有约束力
公司变更名称流程是怎样的
公司变更名称需:1.召开股东会,形成变更名称的决议;2.准备变更登记申请书、决议等文件;3.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申请并等待审核;4.审核通过,领取新的营业执照。
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年检过期一个多月怎么办
常见处理方式为及时补报年检。选择在线或离线填写年度报告,上传并确认无误后提交。根据逾期情况,可能需缴纳罚款。
离任审计的内容与流程有哪些
专业审计机构的介入是离任审计的常见做法。在选择审计机构时,应综合考虑其资质认证、过往经验以及业界评价,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精确,维护审计报告的权威性。
餐饮营业执照注销,需办理哪些相关手续?
餐饮执照注销需按流程。操作:1.准备个人身份证或法人等身份证、地址证明等材料;2.前往工商局提交注销申请;3.按工商局要求完成后续步骤,如税务注销等。
个体工商户一般叫什么名字
在为个体工商户命名时,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定。一个常见的做法是将经营者的姓名或行业特点融入字号中,并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在选取名称时,务必确保其既合法又独特,以免与
经营者的主体包含哪些
处理经营者主体问题,常见方式有确认资质、签订合同、法律咨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新设经营者需确认资质,合作时签订合同明确权责,有疑问时寻求法律咨询。
法人是不是最大股东
法人非最大股东。具体操作:1. 查阅公司章程,明确法人身份与股东关系;2. 如法人非股东,需明确其职责与权力边界;3. 在公司治理中,确保法人行为符合法律法规,不越权干预股东事务;4. 遇争议,及时咨询律师,确保公司运营合法合规。
劳务派遣章能否用于实习证明?
从法律角度,针对不同情况,处理此问题的具体操作如下:1.若实习证明上误盖了劳务派遣章,应立即与实习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沟通,说明情况并要求更正。实习单位通常会重新开具正确的实习证明。2.若实习单位拒绝更正或重新开具实习证明,可尝试与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沟通,寻求协助解决问题。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备不时之需。3.若沟通无果,且实习证明对求职或学业有重大影响,可考虑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律师,了解自身权益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在此过程中,保持冷静、理性沟通,避免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