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约定财产制

更新时间:2015-02-10 09:40: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夫妻以契约方式约定婚前财产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及债务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事项,并排除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制度。婚姻法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约定财产制是确定夫妻财产关系的合同。在理解这一制度时,应把握以下方面:

  1?夫妻财产约定具有身份属性。它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从属于夫妻关系,因而缔约的主体严格限制在夫妻之间,该合同不能独立于婚姻关系而存在。

  2?夫妻财产约定的内容具有复合性。首先,夫妻财产约定可以广泛的对夫妻所有的财产,不论是现有的或将来可能取得的财产做全面的规定。其次,夫妻财产约定不但涉及财产权的归属,而且及于夫妻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等关系、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终止时财产的清算及分配等。

  3?夫妻财产约定兼有身份合同的属性,因而不能完全适用我国合同法的法律规定。如夫妻约定因亲属身份关系的特性,就不能适用合同法总则中有关代理、条件期限、合同的转让、违约责任等规定。但是合同法中关于合同的订立规定可以适用于夫妻财产约定。

  4?夫妻财产约定的客体既可以是婚前财产,也可以是婚后所得的财产;既可以是夫妻的全部财产,也可以是夫妻的部分财产,法律不加以限制。

  5?夫妻财产约定的时间,可以在结婚前、结婚时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6?夫妻双方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对已经约定的内容进行变更,也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终止该约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法定夫妻财产制与约定夫妻财产制的区别
在国外,关于夫妻财产约定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只有在无约定或约定无效时,才适用法定财产制;而在国内是以法定财产制为主,以约定为补充
法定夫妻财产制与约定夫妻财产制的区别
在国外,关于夫妻财产约定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只有在无约定或约定无效时,才适用法定财产制;而在国内是以法定财产制为主,以约定为补充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从属性
在国外,关于夫妻财产约定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只有在无约定或约定无效时,才适用法定财产制;而在国内是以法定财产制为主,以约定为补充
关于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约定时间为
你好,需要有三方协议等确定
约定夫妻财产制和法定夫妻财产制
在国外,关于夫妻财产约定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只有在无约定或约定无效时,才适用法定财产制;而在国内是以法定财产制为主,以约定为补充
夫妻约定财产制名词解释
在国外,关于夫妻财产约定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只有在无约定或约定无效时,才适用法定财产制;而在国内是以法定财产制为主,以约定为补充
是否属于夫妻约定财产制
要结合具体情况考虑。仅凭借这个转让合同不能作为特殊约定而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
是否属于夫妻约定财产制
你好,不属于,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对拥有所有权的财产进行的约定,对于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我夫妻感情破裂想要离婚,该怎么办?
如果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坚持要离婚的,那么只能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法院会根据双方感情破裂的情况判决离婚或者不准离婚,如果有法定的离婚情形如吸毒、赌博、家暴、婚外情、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等,或者其它被法院认定为感情破裂的情形,法院很大可能会判决离婚,如果法院判决不离,双方继续分居6个月后再行起诉,此时判决离婚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建议即使第一次诉讼可能判不离也要认真应对,因为此时在法庭上的陈述、双方的举证都会记录在案,下次诉讼时有很强的证据效力。
你好,我问一下婚前买的房子,婚后离婚需要分割吗??
结婚后离婚房产的分割如下: 1、房产是一方婚前全款购买,并且产权登记在个人名下的,则房产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归个人所有,房产的增值部分也属于个人所有; 2、房产是婚后购买的,即使在一方名下,也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离婚时房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 3、属于个人财产的房产在婚后将房产登记在双方名下,则房产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