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枪支不报罪

释义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丢失枪支不报罪怎么认定

  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是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法律规定。如何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长期以来在学界的认识并不统一,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因为行为人对丢失枪支的行为主观上是明知故意的。其二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理由是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是出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心理态度。其三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既可以是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理由是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发生不仅可以出于过失的心理态度,而且可以出于放任的心理态度。

  其中,第一种观点将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的行为作为判断犯罪主观心理态度的根据,而丢失枪支不报告罪是结果犯,行为是故意的不意味着对结果的心理态度也是故意的。第三种观点认为本罪主观方面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并不妥当。因为过失犯罪的成立以法律有明文规定为限,如果在认为本罪是故意犯罪的情况下又成立过失犯罪,将违反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此外,对于本条犯罪,刑法只规定了一个法定刑,如果认为本罪既可以是故意犯罪又可以是过失犯罪,却适用相同的法定刑,也违反了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因此,第二种观点即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成为学界通行的观点。但是,笔者认为这一主流观点在理论上却值得商榷。

  首先,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与实际情况不符。行为人丢失枪支后,对于枪支流失于社会对公共安全的潜在危险,理智正常的人都能够预见,因此不存在疏忽大意成立的余地。如果已经预见发生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却因为怕受到处分而不及时报告,对危害后果的发生怀着侥幸的心理以致严重后果发生,只能认定行为人为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即间接故意),而不能认定为“轻信能够避免”。其次,本罪存在间接故意成立的可能,即行为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对严重后果的发生听之任之。第三,不能排除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基于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法律上的地位是相同的,既然间接故意可以构成,直接故意当然也可以构成;而且,不排除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出于其他的目的(例如报复社会)而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持希望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本罪主观方面是不可能基于过失的心理态度的,只能认定本罪为故意犯罪,其理由如下:

  1.不违反认定罪过的基本规则。要认识这一点,可以借鉴有学者提出的客观超过要素的概念,即认为在故意犯罪的客观要件中,有些要素并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而只是决定某一行为是否达到应受刑罚惩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客观要素。在犯罪的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些主观要素(如犯罪的目的)不需要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客观事实;同样,有些客观要素也可能不需要存在与之相对应的主观内容。具体到本罪的构成要件中,“严重后果”属于客观的超过要素,在主观方面并不需要对其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意志因素,它只是决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行为是否达到应受刑罚惩罚程度的一个客观要素。因此,将本罪认定为故意犯罪时,故意的意志因素并不指向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的“严重后果”。可见,将丢失枪支不报罪认定为故意犯罪并不违反刑法关于认定罪过的基本规则。

  2.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虽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本罪主观方面的意志因素并不是对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的“严重后果”的希望或者放任态度,而是对“枪支失控状态”的希望或者放任态度,因此,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大降低。这样,虽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是配置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亦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3.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符合本罪认定的实际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想象对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的行为直接追究刑事责任。而当发生“严重后果”时,司法机关也很难考证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因此,实际的情况是只要发生了“严重后果”,不管行为人的心理态度是希望、放任,还是轻信能够避免,都认定为丢失枪支不报罪。因此,将“严重后果”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进而将本罪认定为故意犯罪,符合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的实际情况。

 

相关问答
相关案例
非法制造、买卖枪支案,法院采纳律师意见,认定为非法持有枪支
案情简介:2017年开始,被告人李**通过网上购买精密钢管,在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学校宿舍加工制成枪管,并将其中1支加工好的枪管以有偿的方式转让给郭*麟用于气枪使用。2019年6月,被告人李**通过QQ、微信等平台购买枪支零配件,与自己制作的枪管组装制造成1支成品气枪。同年6月17日、18日,公安机关分别在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学校宿舍及小金口镇长湖....[查看详情]
  • 2018年年中,有一位当事人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的亲戚被某派出所刑事拘留了,因为在他亲戚的家中搜查出一把枪状物体,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刑事拘留。因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是被刑拘不久,某区人民检察院还没作出逮捕的决定,可以先会见本人了解案情后再作进一步的辩护策略。接受犯罪嫌疑人家属的委托人后,本人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张某,并说明来意,张某十分配合本人的....
  • 【案件详情】被告人朱某祥于2013年11月9日凌晨2时许,驾车到惠阳“川某飘香鱼庄”与其在此鱼庄做服务员的前女友常某香相见。期间,被告人朱某祥因故与“川某飘香鱼庄”老板王某海发生争执并引发打斗。打斗过程中,被告人朱某祥持一把砍刀、一支疑似手枪物品对王某海等人进行追砍,并持手枪上膛,枪支未击发,现场遗留3颗六四枪子弹。同年11月10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朱某祥在....
  • 郑某非法制造枪支案(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郑某因涉嫌非法制造枪支罪,于二〇一八年六月被刑事拘留。家属通过多方打探找到我所,请我为犯罪嫌疑人提供辩护。接受委托后,经会见、多次与侦查人员沟通了解情况后,得知,犯罪嫌疑人系五金加工企业老板,帮助他人生产改装射钉枪零部件“免顶器”,且数量庞大,如果所生产的零部件经过鉴定最终构成枪支三件,且具有杀伤力,符合枪支标准,犯罪....
  • 丢失枪支不报告是否构成犯罪?案例:祁某某3次高考都名落孙山,其父通过各种关系,让他进了F市工商银行当了一名运钞车押运员。银行依照法律规定,为押运员配备了97式防暴枪,以保证押运任务顺利完成。2011年10月6日下午,祁某某在执行押运任务时,不慎就枪支丢失。祁某某知道丢失枪支责任重大,按照规定应该及时报告,但祁某某害怕报告后会受到严肃处理,甚至会失去这份工作,....
相关知识
  • 走私仿真枪支怎么定罪处罚?
      走私仿真枪支怎么定罪处罚?实践中,如何区分玩具枪支与仿真枪支?仿真枪支的认定依据是什么?对此,公安部于2008年出台了《仿真枪认定标准》。下面针对这些问题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2018.08.24已阅读:26566
  • 两男持枪打鸟 涉嫌非法携带枪支被治安拘留
      表兄弟两人驱车打猎,被村民发现举报并堵住去路。目前,涉事的李某、曹某因涉嫌非法携带枪支已被治安拘留。  昨日12时20许,江夏舒安派出所接田铺村村民报警称:有人驱车持枪打鸟,已驾驶摩托车堵住其去路...
    2015.01.28已阅读:15187
  • 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区别
    军用物资,是指除枪支、弹药、爆炸物以外的所有军事用品。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应当认定为本法第127条规定的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2014.04.24已阅读:8002
  • 游客随身携带物品遗失是否应由旅游社赔偿
    案例简介:某年2月18日,旅游者李某一家三口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港澳泰十日游,在香港旅游时,李某称其随身携带的装有护照、往返机票、现金等财物(价值3万余元)的背包遗失
    2012.12.26已阅读:33603